- 学·问
- 帖子详情
大学之纯粹与功利,取何?
戴晓军
发表于2016年11月17日
<p>为什么要上大学?首先这样一个问题给出来 ,大家给的答案,就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要给家里人争光,光宗耀祖;有人说要成为银行家,成为政治家,成为科学家;有人说要做领导人,去管别人;有人说要搞创业,要赚许许多多的钱;也有的人很肤浅,只为了一张文凭,将来随便找个工作;更有人让人忍俊不禁,说是来找老婆的……突然间想起《论语》中一则故事:</p><p>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p><p>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p><p> 夫子哂之。</p><p> “求,尔何如?”</p><p>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p><p> “赤,尔何如?”</p><p>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p><p> “点,尔何如?”</p><p>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p><p>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p><p>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p><p>.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p><p>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p><p> 夫子哂之。</p><p> “求,尔何如?”</p><p>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p><p> “赤,尔何如?”</p><p>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p><p> “点,尔何如?”</p><p>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p><p>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p><p>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p><p> 这则故事就是讲的关于人志向的事情,孔子问弟子们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弟子们说着国王,改革家,政治家之类的答案,只有曾点在春风中沐浴咏唱的志向,得到孔子认同。王阳明也这样认为:“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他们都认同曾点,不因为别的,只因为,点的志向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功利性。而钱理群的那次惊天动地的演讲,发现的中国的大学的问题,也就在于此。他说:“ 我曾经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的教育,反观为北大输送人才的重点中学教育,有一个让我出一身冷汗的发现: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特别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他们讲起人文精神也是头头是道,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的知识。我们真的不得不反观这样的现实,何尝不是呢?他们用最好的伪装像布一样裹好自己,以那样最优美的姿态让自己的对于社会该做的所谓的投资变成一种自私的利益。更谈到高知识分子犯罪,他们利用自己的高智商高学识,损人利己。这样一种结局,跟大师的差距也太大了。</p><p> 我也时常反思那我自己呢,我要进入大学,成为怎样一种人呢?施一公说:“我们为了学知识、充实自己,但一定不只是为了学知识!甚至在你这一辈子的过程中,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只是其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为了学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不只是为了学技能!甚至学技能也不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做人并不是一定要做我们觉得可望不可及的英雄模范,更不是要学八面玲珑会做人的那个做人,我觉得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你树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我想,大学,应该是做你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就是做你小时候面对爸爸妈妈,面对老师将来想要做什么的问题时所想做的人。大学是要提升你,但还是回到最本初,回到原先的那个自己,就像对你的爱人一样,忠贞不二。我想我要做一个纯粹的人,我只想安静地看着这个世界,安静的做一个莫名的诗人,写着这个世界的事,画着这个世界的情。</p><p> 其实,人世间哪有那么多为何。功利性也好,纯粹性也罢。人们或是为了适应这个社会,去做了原先不想做的自己,成为为了活而改变的完美机器;又或是他们坚持了他们原先的自己,很单纯,很简单,很纯粹的,活着。</p><p><br ></p>
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