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词典 笔记

k240206159 发表于2016年10月03日
<p>教学大纲广义的来讲呢它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对它的课程和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的文件和规范,那么狭义的来讲,在基础教育阶段它指的是一个学段或者这个学校对于某一门课程</p><p>进行这个建设和管理的一个基本文件,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它是一个很明确的文字规范的一个规定.但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没有一些基本的这个规范,这个是跟高等教育的性质有关系的</p><p>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对于高深学问的研究因为这种性质给我们教师充分的开发自己课程的权利</p><p><br ></p><p>教学大纲有一些基本的结构和要素。一份相对比较完整的教学大纲,它的主体内容应该有4个部分。第一部分呢是课程名称课号和教师的基本信息,第二呢是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要介绍</p><p>第三个呢是关于这门课程的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p><p>第四个呢是关于这门课程的评分标准</p><p>课程名称课号和教师的基本信息</p><p>课程名称在一个教学大纲最显著的位置上要写清楚这门课程的名称、包括这门课程的课号以及这门课程的学分规定</p><p>教师信息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告诉学生教师的姓名是什么、包括他的职称、教师联系方式和上班的地址。</p><p>第二个部分关于课程的这个概要描述,这个部分是一个教学大纲的一个非常主体的一个内容</p><p>这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跟课程的内容本身有关的信息,课程概述呢是一个教学大纲最主要的内容和要素。它的目的是告诉同学们这门课程所涉及主要的问题、主要的内容,是对主要的内容和问题的一些最基本的简要陈述</p><p>关于课程的概述是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做的一个总体的简述</p><p>课程概述的一些写法</p><p>教学日历也叫teaching &nbsp;master对于课程的内容以及上课的形式,包括阅读的材料,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已经细化到了我们上课的每一周具体我们要做一些什么</p><p>教学大纲关注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的问题</p><p>教学大纲中需要对本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具体的说明</p><p>教学大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目标是只有一个,或者是这个目标一个基本统一。给这个一个系或一个专业老师所共同认可的如果有一个教学大纲的话,就是跟我们的总体的培养目标协调起来。我们也是有据可依的</p><p>学分它是配合这个弹性学制、学分制这些制度,结合起来使用的。</p><p>学分的历史</p><p>1872哈佛大学有一位新任的校长叫查尔斯·艾略特,他把哈佛大学的所有课程一一列出</p><p>因为当时工业革命以后,哈佛大学的课程也有一个剧增,学生到底选什么课,学生呢强调他们有选课的自由,那么究竟选什么?课需要有一种选择上的一些政策的辅助措施就是按照这个课程的难度和学习量的大小,给它赋予学分,那么供学生来选择只要达到了学校最低的学位标准和要求,他就可以拿到这个学位</p><p>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对学分有两种算法,第一种算法呢就是讲述课和讨论课的计算方法,</p><p>讲述课和讨论课全学期16周每周1学时50分钟的课内教学量加上课外学习两学时这样的一个学习工作量我们称为1学分</p><p>第二类的计算方法呢是比如说有课程论文还有其他一些试验的学分的计算方法。</p><p>学分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成为计量教师教学工作量,核定人员编制岗位,预测学校办学规模,测算办学成本,收取学费,进行财政拨款,调配教学资源及跟踪评估的手段和依据</p><p>学分制是一种建立在测量基础上的教学管理制度</p><p>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知识的分支</p><p>我们国家有13个学科的大的分类分别是文史哲教经法理工农医军管艺一共13类</p><p>学科呢在高校这种范畴内它其实是一个有特定的功能含义的,作为每一个学科来看,它都是人才培养和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一个特定的一个功能机构</p><p>这个学科基本要素要有相关的知识,还有像我们大学里还要有相关的教授啊老师。一个学科要有一定的科研课题,一个学科里头必须有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是我们有不同的人在一起做事情,如果大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那是分散的人力</p><p>学术共同体就是说把分散的人力能组织到一起完成同样的学术目标和任务的一个群体</p><p>学术共同体必有共同的这个专业的标准有学术的规范甚至有共同的这个学科文化和伦理道德</p><p>任何一个学科呢作为一个学科来讲你要清楚的判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头这个学科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和前沿的问题究竟是什么</p><p>凡因所学皆成性格</p><p>每一个学科除了学科的这种专业内核知识在你的这个专业涉猎上带来新的变化以外对你的这种学科文化影响下塑造的人格也有一些变化</p><p>学科建设对于大学的影响</p><p>第一点呢就是说学科的这个声誉呢往往是大学声誉的先声你这个大学如果有很优势的很强的学科那么大学的声誉很快的会跟上去</p><p>第二点对于大学教授或者是大学教师来说学科是他们活动和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p><p>跨学科的问题是一个20世纪7 &nbsp;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的这种复杂性的变化,更多然后社会需求,包括工作的种类的增多,所以这个知识有了爆炸的趋势</p><p>吉本斯提出了模型一和模型二理论,模型一呢指的是传统的知识的生产方式在固定学科中的继续发展,模型二呢指的是跨学科的生产方式,他当时说模型二会吞并模型一的</p><p>学科的边沿和界限是有的</p><p>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跨学科的这种知识的思维平台,包括人才的培养</p><p><br ></p><p>专业在高校里头从广义上专业指的是比如说你从事一个工作跟其他的工作有一个不同的社会特点,范围内容对象都不一样。</p><p>专业还有一个狭义的特点就是他做这个事情很专业或者说这个事情需要很专业的人来做</p><p>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专业的时候呢,它指的是这个工作需要的</p><p>在中国和前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我们是有这个专业目录。我们国家制定专业目录的时候</p><p>大概要经过这几个环节,第一个呢要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调查什么呢就是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哪些专业是需求的。包括调查某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景趋势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价值</p><p>包括就业的需求。总体的建议最后行政决策环节行政决策环节可能就是在教育主管部门那么教育主管部门会根据我们国家的总体的这个资源和优势资源的配置的一些原则会最后决定设置哪些专业</p><p>过分的专业化,过细的要求,要求培养的人具备一定范围内的固定的知识态度专业的情感</p><p>所以就是一种过分专业化的做法。那就变窄了,过分的专业化会培养出单向度的人</p><p>太宽呢对于现在的这个现代社会分工又比较具体比较细化的一个社会里头又有难以适应的这样的一些缺陷所以呢过宽和过窄都是不好的</p><p>对于我们现在来讲不是过宽的问题是过分专业化的问题</p><p>通识教育的英文是General &nbsp;Education</p><p>General &nbsp;Education其实这个词从教育史的角度上来讲的话在19世纪之前,其实它一直都是</p><p>中小学教育的总称</p><p>Basic &nbsp;Educatio基础教育,或者说叫General &nbsp;Education也是基础教育,或者是有的翻译叫一般性教育</p><p>通识教育其实是一些实用性并没有那么强的而且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的本科生都应该接受的一些教育和知识</p><p>从大学的课程内容上来讲通识教育的确是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所有同学都应该接受的一些</p><p>最基本的共同的教育,所谓的通识教育的最基本的含义</p><p>通识教育的目的本身就是他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p><p>通识教育注重宽度的这一部分的教育他目的是注重一个人的培养,一个整体的人的培养,而不是首先关注你成为某一个职业的人</p><p>通识教育他是从这个大学的整个的教育哲学和培养理念上来讲的他关注的是人的整体的一个发展在这个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希望他有宽广的视野通融的世界或者说是有睿智的这种智慧</p><p><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