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
- 帖子详情
2017奖学金
2017奖学金Top 1 心灵MOOC11:把功夫下在平日
我是慕课君大人
发表于2018年02月22日
<p>今年奖学金第一名得主心灵mooc11对绝大多数MOOCer来说,是名副其实的阿姨辈了。去年奖学金Top 100中就可以见到她的身影,而今年她更是一举跃升至第一名。此外,她还同时摘得了11月和12月两个单月进步榜的第一名,非常令人惊叹。<br ></p><p>作为“阿姨辈”的MOOCer,她在学习mooc上有什么经验呢?来听听她的分享吧>></p><p><img src="//nos.netease.com/edu-image/f3ecec38-7337-4279-989b-b11c4f13608c.jpeg?imageView&thumbnail=520x520&quality=100" /></p><p>心灵mooc11,60后,今年奖学金top 1得主。她通过儿子的介绍来到中国大学MOOC,称自己为“妈妈同学”。和MOOC相遇后,她笑称自己成了一个“全身武装”的新潮老太太。</p><p><br /></p><p>结识慕课,生活中融入了多彩元素。一路走来,有孜孜以求的艰辛,也有充实提高的愉悦,更有体味人生的感悟。有人说,学会学习比学习成绩重要。在慕课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中,懂得如何高效学习更显意义重大。</p><p>当然,也许有人更关心如何在大赛中比拼,但我觉得,“大奖赛”只是慕课中的一个插曲,不是常态。慕课学习,真正的功夫应下在平日,要长期坚守,持之以恒。</p><p>就个人体会而言,我觉得慕课学习须“三靠”:</p><p><strong>一靠时间:</strong></p><p>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关系。“大奖赛”中,很多学友延长了学习时间,确有必要,也是制胜的前提。但长期用大块时间突击学慕课,对大学生和在职人员来说,也不太现实。可如果把自己的碎片时间有效整合起来,见缝插针高效学习,效果也不会比突击学习差许多。<br /></p><p>大赛后,我仍坚持每天签到,完成4小时学习,休息日还要延长,逢年过节也雷打不动。这个学习量对在校生和上班族来说,有一定困难。可时间是挤出来的,既要有“挤”的意识,更要有“挤”的办法。班前班后可以挤出两小时,睡前再挤两小时。如果工作日事忙耽搁了,双休日再来个补充,一周的学习时间也就保证了。不投入足够的时间,要取得好成绩,可能性不大。</p><p><strong>二靠积累:</strong><br /></p><p>慕课课程相互关联性不强,加之又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课,学科跨度大,想逢学必成,没有足够知识积累恐难完成。<br /></p><p>大赛中,拼得更是积累。关于积累,我觉得应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上”要力争多选课,选好课。好课标准,也不能简单化。名校名师的精品课程要选,而普通院校、年轻教师的课程也很超前,实用性较强,我觉得“开课有益”比“开卷有益”更直接实惠。</p><p>对“思政”课我比较感兴趣,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更是乐学不疲。平台上有四所院校同时开课,我都积极参学。浙江、武汉、中南大学的课程均是第三次加入了,但我会像首次参学一样,认真对待。</p><p>大赛期间,这四门课程虽不是参赛课程,我也挤时间坚持学习并均获优秀证书,其中在中南大学课程的讨论区发帖130次,主讲老师吴争春教授和团队成员为我逐条耐心细致解答,很受鼓舞。</p><p>“线下”积累,要围绕所选课程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最好能结合实际进行拓展研讨,力争学深悟透。去年我新买各类参考书40多本,还经常向在校生借阅课本和辅导教材。有些医疗保健和营养食疗类的课程,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观察效果,加深理解。我觉得“线下”积累,既是“线上”学习的拓展和补充,更是学以致用的有效实践,用得上,才会记得牢。</p><p><strong>三靠坚持:</strong></p><p>我最推崇“坚持的力量”。<br /></p><p>首先要敢于坚持。“惰性”是人的本性,会时常挑战你的毅力,挥不去,避不及。因此很多人常常怀疑自己的意志力和控制力,越怀疑越会对毅力增添负能量,也就容易成就“半途而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惰性”,时刻提防它的袭击和进攻,坚持露头就打。任何理由都不应成为放纵“惰性”的有效解释,没有例外才是坚持的正确选项。</p><p>其次要善于坚持。坚持也要讲究方法,只有善于坚持,才能有效坚持。要培养自己固定时间的节奏感,养成在固定时间做固定事的习惯。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养成的,养成初期都要付出努力。像吸烟,初吸时并不一定很舒服,但坚持久了,戒掉反而受不了。因此要时刻绷紧思想中的“弦”,不自我迁就放纵,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p><p>每天早上七点半和下午五点半都是我固定学习时间,随着季节变化,只提前不拖后。其他事情都提前安排,尽量不造成冲突,时间长了,自然就形成习惯,有时改变反觉得别扭。大学生课余时间有限,自我调配有难度,更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便于持久坚持。</p><p>总之,离开坚持,梦想可能只会出现在“梦境”中。</p><p><br /></p><p>参加过两次大赛,我自认为是一名老“运动员”了。</p><p>回顾学习过程,我觉得从学友们身上学到的治学精神是最宝贵精神财富。我惊叹年轻大学生,在“玩心”重的年龄,在学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坚持拓展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我敬佩中年学友,本已是各界精英,还自我加压,注重知识更新;我也敬重老年学友,不用扬鞭自奋蹄,用知识装扮金色的晚年生活。</p><p>我更惊叹,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还要看到,我们今天的所学所得源自慕课平台,“大人+小助”辛勤工作,为我们营造出温馨高效的学习环境,可敬可爱。</p><p>慕课君,伴着你,我的生活“温馨又从容”……</p><p><br /></p><p>更多心灵MOOC11的分享:</p><p><a href="https://www.icourse163.org/forum/1001974001/topic-1002785529.htm?sortType=1&pageIndex=1" target="_blank" >【我的慕课故事】:“妈妈”同学</a><br ></p><p>往期回顾:</p><p><a href="https://www.icourse163.org/forum/1001974001/topic-1004737004.htm?sortType=1&pageIndex=1" target="_blank" >人物 | Top 1团队团长和她的奖学金历程</a></p><p><a href="https://www.icourse163.org/forum/1001974001/topic-1004739083.htm?sortType=1&pageIndex=1" target="_blank" >人物 | full_stack: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停留原地</a></p><p><a href="https://www.icourse163.org/forum/1001974001/topic-1004767094.htm?sortType=1&pageIndex=1" target="_blank" >奖学金故事 | 给女儿的约定:一位父亲和他的奖学金之旅</a></p><p><a href="https://www.icourse163.org/forum/1001974001/topic-1004769429.htm?sortType=1&pageIndex=1" target="_blank" >人物 | 有的放矢,二孩爸爸的MOOC学习路径</a></p><p><br ></p><p>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中国大学MOOC官方微信号:</p><p><img src="//nos.netease.com/edu-image/5bd7532d-5fa4-4f48-9375-9d4864eeda5f.jpg?imageView&thumbnail=520x520&quality=100" /></p><p><br /></p><p><br /></p>
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