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学习
唐诗与唐代文化(上、下)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这门课不是单纯的诗歌讲解,也不是仅仅介绍唐代历史,而是综合起来,以诗证史,以史解诗。更立体、更全面,更有趣! 《唐诗与唐代文化》(上、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后续及提高;同时,也可作为了解唐诗及唐代文化的知识普及型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唐代意识形态,即儒佛道三家并重的均衡状态与诗歌的关系;唐代诗人成长历程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包括科举考试、岁时节俗、酒文化、茶文化、闺阁、婚姻家庭等对诗歌的影响;诗人游历的地理区域,以长安、江南、边塞为代表,探讨唐诗中反映的风光物态及诗人的宦游心理;诗歌中呈现的唐代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双向交流;辨析其他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与唐诗的关系。 《唐诗与唐代文化》(上)为第一讲至第七讲。 《唐诗与唐代文化》(下)为第八讲至第十五讲。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章节编排依据唐代诗人的普遍成长历程及知识素养,综合了文学、历史尤其是文化史知识,既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又深入分析诗歌作品,文史互证,做到内容丰富而精当,要言不烦。同时,也留下思考延展的空间。

授课目标

让学生了解唐代基本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掌握相关文化史知识,从而对于唐代诗歌中的意象、义理、审美趣味等有更透彻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其深入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由简单的、感悟式的诗歌鉴赏,提升为立体、全面的知人论世。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对唐诗、唐代历史有一般性了解

参考资料

《全唐诗》、《全唐文》、“唐代史料笔记”系列、《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广记》,唐代诗人别集、全集等。本课程也参考了大量前辈时贤的著作、论文,无法全部胪列,谨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建议阅读: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2006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钱志熙《唐诗近体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国文学史》教材及作品选

常见问题

问:没上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可以选这门课吗?

答:完全没上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 也没有关系,对唐诗和唐代历史有所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