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3日 ~ 2025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18周 已有 1019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377)
spContent=本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通识必修课。学习本课程能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学会借助计算机及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表示、信息检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提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学会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通识必修课。学习本课程能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学会借助计算机及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表示、信息检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提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学会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的时代,学习大学计算机课程是信息时代的需要。《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是普通高等院校通识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共分6章,包括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安全、信息检索、算法思维、信息新技术。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形成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知识脉络,为进一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信息化基础。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课程团队将带领你一起领略和探索纷繁多彩的信息技术,进而站上信息前沿的制高点!



课程特点

本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全面,实用性强。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易到难,并配有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现信息素养在各方面的具体应用,综合利用计算机知识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地组织、存储、检索、维护和共享。

授课目标
  • 学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数制及其转换方法,字符(汉字)编码方法,培养信息处理的一般性思维方法;
  •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核心技术,学习数据库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科学地组织和管理;
  • 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掌握应用互联网进行工作的知识和能力。理解信息网络和网络化社会的形成机理,确保信息的安全,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
  • 学习检索文献的方法,从实际操作入手,培养学生精准、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从容面对信息爆炸的挑战;
  • 学习算法思维,理解由问题到算法,再到问题求解的思维模式,掌握典型算法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构造算法并模拟算法执行的初步能力;
  • 了解现代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前沿热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信息视野。
课程大纲
信息表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在计算机中是如何处理信息的,熟悉各种进位计数制及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掌握信息在计算机的表示形式,包括数值、字符、汉字、图像、声音的表示及相应的编码方法。
1.1 信息与信息处理
1.2 进位计数制及相互转换
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数据管理
课时目标: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概念,掌握用E-R模型表达数据间关系。
2.1 数据管理与数据模型
2.2 关系模型
2.3 数据库
网络与信息安全
课时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典型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Internet常用技术和应用;提高对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认识;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
3.3 因特网
3.4 信息安全
3.5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信息检索
课时目标: 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检索的定义、作用,有哪些类型的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要点。掌握信息检索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常用学术型信息源,例如全文型学术信息源、引文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的检索方法。掌握开放型信息源,例如搜索引擎、网络公开课、慕课等的检索方法。
4.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4.2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
4.3 常用学术型信息源的检索
4.4 常用开放型信息源的检索
算法思维
课时目标:了解计算思维的基本含义;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算法描述的几种常见方法;了解算法策略与算法的关系;了解算法策略的含义;掌握穷举法、递归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贪心法等几大常见的算法策略;掌握常见的排序算法,了解排序算法效率差异;掌握常见的查找算法,了解查找算法效率差异。
5.1 计算思维与算法的概念、算法描述、算法策略
5.2 算法策略
5.3 排序算法
5.4 查找算法
信息新技术
课时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云计算的应用领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6.1 大数据技术
6.2 云计算
6.3 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不需要特别的选修课程。如果具备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将会对本课程的深入学习有帮助。

参考资料

《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ISBN 978-7-302-57875-8,陈志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习题及实验指导》,ISBN 978-7-302-61215-5,陈志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常见问题

1. 进入大学前接触计算机教少,学习起来会有困难吗?

作为大学第一门公共计算机课,不需要学习先修课程,但希望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应用和基本网络信息检索等学习起来会更快。无基础的人学计算机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兴趣。本课程提供了详细的讲解视频,这些内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拓展学习。只要用心努力,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2. 学习《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这门课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计算机思维,学会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并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为继续学习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怎样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每次进入课程后,首先看到的是学习公告,这里有最新的信息。学习公告也会自动发送到学习者注册的邮箱,请一定使用你常用的邮箱注册。


本课程共6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分成6~15个学习视频,每个视频时长大约5~20分钟。学习者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按照任务编排序列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学视频。每个单元有配套的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如果课程进行了一半,我还能加入并跟上学习吗?

当然可以,发布的课程可以随时观看,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集中学习赶上进度,学习结束后最终提交单元测试并参加考试即可。


5. 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不懂怎么办?

课程设有专门的讨论区,希望大家踊跃提问,我们会安排专门的助教老师与大家互动。

北京林业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陈志泊

陈志泊

教授

李群

李群

副教授

孙俏

孙俏

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