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它以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是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政策调整、政策适用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宏观经济问题。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它以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是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政策调整、政策适用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宏观经济问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宏观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问题,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这一学科在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奠定高校参与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未来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等的坚实和必不可少的基础。对于关心宏观经济如何运转、希望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你而言,较为全面系统地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它是一门以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系统介绍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政策调整、政策适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宏观经济问题。
-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更清楚地理解经济政策如何对国民收入、就业、利率、物价产生影响,从而帮助我们对经济政策和经济事件的影响力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本网络课程是基于线下的以OBE理念为基石的研究型课程而建成的,在线下《宏观经济学》课程不断增强其研究性过程中,力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而将这一研究型课程从线下搬到线上,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了保留其研究性特征,并且注重与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力图从原理层面解析宏观经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模型、政策效果,并能更好地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绪论
1.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宏观经济学简史
第二章 GDP概念解析及核算
2.1 GDP是生产要素报酬
2.2 GDP是生产的而不是售出的最终产品价值
2.3 GDP与GNP
2.4 名义GDP与实际GDP
2.5 GDP核算——生产法
2.6 GDP核算——支出法
2.7 GDP核算——收入法
2.8 GDP核算恒等式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1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
3.2 凯恩斯消费函数
3.3 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
3.4 凯恩斯乘数理论:原理
3.5 凯恩斯乘数理论:应用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4.1投资的决定
4.2IS曲线
4.3 利率的决定
4.4 LM曲线
4.5 IS-LM模型
4.6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5.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5.2 财政政策效果
5.3 货币政策效果
5.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6.1 AD曲线
6.2 AS曲线--古典模型
6.3 AS曲线--凯恩斯模型
6.4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6.5 总供求分析
第七章失业理论
7.1失业描述
7.2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7.3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八章 通货膨胀理论
8.1通货膨胀的描述
8.2 通货膨胀的成因
8.3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8.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
8.5 通货膨胀的治理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