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和医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基础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与免疫学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生物医药研究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
SPOC课程《免疫学》是一门面向生物医学专业的本科专业课。课程内容涵盖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各层面的基础概念、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基本发病机理。课程旨在帮忙同学们扎实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免疫学相关课程、开展免疫学相关的研究、以及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免疫学知识解决临床或科研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将课程内容分成小的知识点,采用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及通俗易懂的授课语言,帮助同学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轻松掌握“深奥”的免疫学理论。
1)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用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免疫系统疾病等临床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4)帮助学生为进一步学习“微生物学”等课程做好相关理论知识储备。
本课程成绩评定包括以下几部分:
1、平时成绩(60%)
(1)课堂表现(雨课堂记录、汇总)、期中测试及spoc线上章节练习。20分
(2)章节“思维导图”,每次课后总结、手绘,每次课前上交。 10分
(3)免疫系统“地图”,结课提交。10分
(4)小组创新设计作业线下展示。20分
2、线下期末考试(40%)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
第一章 课后作业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测验题
第二章 抗原与抗体
第一节 抗原
第二节 抗体
知识拓展——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知识拓展——抗体工程
知识拓展——免疫原和抗原
第二章 抗原与抗体 测验题
第三章 免疫分子
第一节 补体
第二节 细胞因子
第三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四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三章 免疫分子 测验题
第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章节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
第二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固有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
第四节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
第五节 固有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
知识拓展——中性粒细胞NETs
知识拓展——巨噬细胞的分类
知识拓展——固有淋巴样细胞
知识拓展——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知识拓展——固有免疫记忆
第四章 固有免疫 测验题
第五章 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章节 学习目标
第一节 B淋巴细胞概述
第二节 BCR和TCR的基因重排机理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表面分子及其分类
第四节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知识拓展——BCR和Ab
第五章 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测验题
第五章 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作业题
第六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
第一节 T淋巴细胞
第六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测验题
第六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二)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第三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六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二)测验题
第七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免疫调节》预期学习成果
第一节 免疫耐受
第二节 免疫调节
第七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测验题
第八章 免疫相关疾病 (一)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移植免疫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 李玉娟教授
第四节 肿瘤免疫 董磊教授
第八章 免疫相关疾病(一)测验题
第八章 免疫相关疾病(二)
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免疫预防
第八章 免疫相关疾病(二)测验题
科研拓展: 博士师姐讲实验
第一节 免疫印迹技术演示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演示
第三节 免疫荧光技术演示
科研拓展:科研文献查阅与写作 李玉娟教授
1、科技文献检索
2、如何获取科技文献
3、初步认识科技论文写作
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
教材:
[1]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参考资料:
[1]王睿. 免疫学实验技术原理与应用.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2]周光炎. 免疫学原理(第四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3]高晓明. 医学免疫学(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Judith A. Owen, et al. Kuby Immunology (7th ed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13.
[4]Abul K. Abbas. 基础免疫学 (第六版,原版影印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1.
[5]Charles. Janeway. 免疫生物学 (第五版) 钱旻, 马瑞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问题1:爱课程网与网易云课堂都有账号,该用哪个帐号学习?
答:两个账号都可登录学习,但要注意务必记住自己的选课入口,并一直从该入口进入。(两个入口的学习记录并不会合并)
问题2:我用手机做测验或作业,为什么显示不成功?
答:目前测验、作业需要在电脑上进行,提交才会确保准确。可以用手机端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