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电路分析与测试》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动态电路的分析以及基本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在线课程主要通过微课视频剖析理论,在线习题巩固知识,通过主题讨论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将电路多角度的展现。
《电路分析与测试》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动态电路的分析以及基本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在线课程主要通过微课视频剖析理论,在线习题巩固知识,通过主题讨论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将电路多角度的展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即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实现电子类专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电路应用基础,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为学生进一步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素质目标: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对待测试数据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遇到困难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解决问题要思路开阔富有智慧,以及树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知识目标:
(1)认识电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能够安全用电,理解电路、电路模型、电压、电流、电位及参考方向等概念,认识各种电阻元件,能够应用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分析和计算电路,会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产生所要求的电源,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
(2)能运用电路基本定律(例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律、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分析和计算直流、交流电路参数,进一步熟悉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认识各种电容和电感元件,理解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
(4)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法,熟悉交流电路中基本元件R、L和C的特性,运用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熟练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5)会分析RLC串联电路,理解阻抗的概念,会对简单的交流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理解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
(6)理解滤波的概念、滤波器的作用和截至频率,以及会分析简单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谐振的概念、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特征和频率特性,并了解谐振电路的应用。
技能目标:
(1)会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基本参数;
(2)会按照原理图进行实用电路的分析与安装;
(3)能对实用电路检查分析并排除简单故障
成绩 要求
混合式教学:总评成绩=阶段测验*10%+平时成绩*40%+实验考试*20%+期末考试*3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网络客观题,平时表现,主观作业和实验报告
纯网络教学:总评成绩=阶段测验*20%+平时客观题*20%+实验报告*10+实验考试*20%+期末考试*30%
课程大纲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课时目标:知识:认识电和安全用电,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电阻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技能:直流稳压源、万用表的使用,面包板上插接和测试电路。
1.1认识电和安全用电
1.2 电路的基本知识
1.3 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使用
1.4 认识各种电阻元件
1.5 电阻的连接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课时目标:知识: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技能:直流稳压源、万用表的使用,面包板上搭建和测试电路。
2.1 基尔霍夫定律
2.2 叠加定理
2.3 等效电源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4 直流电路分析与计算
动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课时目标:知识:电容与电感基本知识;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电容的充电与放电。技能:测试RC电路充放电过程,熟练地搭建和测试电路。
3.1 电容元件及电容延时电路
3.2 电感元件及电感延时电路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课时目标:知识: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路中R、L、C的特性,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技能:函数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的使用,测试正弦交流电路中单一元件R、L、C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4.1 仪器的使用
4.2 正弦交流电的基础知识
4.3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基本特性
串并联电路分析与功率问题探究
课时目标:知识:阻抗的概念,电路的性质,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实际意义。
5.1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及阻抗的概念
5.2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滤波与谐振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课时目标:知识:滤波器的作用,RL和RC组成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截止频率,带通滤波器的构成和主要参数。技能:函数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的使用,测试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电路,并能画出幅频特性曲线,测试RLC串联谐振电路。
6.1 高通滤波器
6.2 低通和带通滤波器
6.3 RLC谐振电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该门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高中的电学物理知识。
参考资料
常见问题
1)授课对象要求:2021011、2021012、2021013、2021014、2021071
2)使用工具:无
3)学习进度:7-15周,每周一次网上课,两学时,共9周
4)直播或答疑:微信群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