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等措施,对患者及老、弱、幼、残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从而保护人民健康。中医护理学是—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护理知识融汇于中医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医疗之中。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逐步地系统化、具体化,内容更加丰富。近几十年,在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将现代护理学理论与传统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使中医护理学更加完善,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护理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分为基础理论和临床专科护理,其中包括大量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基础理论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和方剂知识及辨证施护的基础理论。临床护理实践包括一般护理、针灸、推拿和中医传统护理技术,如拔罐法、刮痧法、熏洗法、热熨法等,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比较常见病证的中西结合护理。
本课程的设计包括中医护理发展简史、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和技术、常见病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等内容。
这门课程的主讲人有中医学专家、中药学专家、针灸推拿专家以及护理学专家,团队有5名教授,7名副教授,其中有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3名校级教学名师、3名校优秀教师。这门课程结合临床护士和大众对健康服务需求设计,注重其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既可供中医院、综合医院和社区护士学习,同时也可供普通民众学习。
第一周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
1.1 绪论
1.2 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1.3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中医学基础单元测验
第二周 四诊与辨证、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2.1 四诊与辨证
2.2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四诊与辨证、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周 中药用药、饮食、情志及运动调护
3.1 中药用药调护
3.2 饮食调护
3.3 情志调护
3.4 运动调护
第六周 实用自我保健、小儿中西医养护
6.1.1 实用自我保健——脏腑保健法
6.1.2 实用自我保健——不同体质的自我保健
6.1.3 实用自我保健——美容养颜、排毒通便、瘦身降脂
6.2.4 小儿中西医养护——小儿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6.2.5 小儿中西医养护——小儿日常保健及婴儿抚触
6.2.6 小儿中西医养护——实用中医小儿推拿手法
第四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
4.1常用腧穴及穴位按压法
4.2 艾灸法
4.3 拔罐法
4.4 刮痧法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 测验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作业
第五周 中医护理常用技术-2
5.1 汤药煎煮法
5.2 推拿手法
5.3 耳穴埋豆法
5.4 中药离子导入法
5.5 穴位贴敷法
5.6 穴位注射法
5.7 热熨法
5.8 蜡疗法
5.9 湿敷法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2 测验
第七周 常见病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1
7.1 小儿积滞的中医护理
7.2 感冒的中医护理
7.3 痹证的中医护理
7.4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7.5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护理
常见病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1
第八周 常见病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2
8.1 老年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8.2 压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8.3 产后缺乳的中医护理
8.4 乳痈的中西医护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