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主要讲授如何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创新性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多数人将创新的烦恼归结于“没有想法”,但事实真相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本课程通过设计思维全面提升你创造力的丰富度、敏锐度和洞察力。主张“以场景为驱动,意义构建为目标”的设计理念,努力重塑产品的体验。
本课程主要讲授如何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创新性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多数人将创新的烦恼归结于“没有想法”,但事实真相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本课程通过设计思维全面提升你创造力的丰富度、敏锐度和洞察力。主张“以场景为驱动,意义构建为目标”的设计理念,努力重塑产品的体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并非简单的设计思维入门课程,而是要引领你从思维的意识和操作层面重塑适合于创新与创造的设计思维模式,思考创新的本质,挖掘产品的存在意义,努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验。
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什么是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有怎样的操作特征?如何树立正确的设计意识?以及如何面对用户展开相关的用户研究?
课程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场景体验设计”,就是如何从通过“在场意义”的塑造来重新构建产品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其中会用到“设计空间”这一创新设计思考工具,来帮助你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构建产品的理想状态。最终通过设计产品场景中的体验来将设计概念落实到产品的创新性开发中去,提升用户的体验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授课目标
1. 提升创新的思考能力:本课程通过设计思维全面提升你创造力的丰富度、敏锐度和洞察力。
2. 提升创新的落地能力:课程使用“设计空间”和“在场意义”等设计工具来生成新的设计概念,并使用“场景体验设计的框架”将设计概念落实到产品的体验中,最终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大纲
关于设计思维
课时目标:1. 了解设计思维的发展脉络; 2. 掌握设计思维的目标和定义; 3. 关键要意识到设计思维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不仅仅是方法和设计流程的集合
1.1设计思维的来龙去脉
1.2设计思维的学习模式
1.3设计思维的目标
1.4设计思维的定义
1.5设计挑战
设计意识与设计思维的操作模式(一)
课时目标:1. 掌握设计思维的“有规律的尝试”这一操作模式; 2. 理解创新理论的“创造与评价相分离”
2.1有规律的尝试(上)
2.2有规律的尝试(下)
2.3纸桥挑战解析
2.4鱼与渔
设计意识与设计思维的操作模式(二)
课时目标:1. 建立“100”这个数量级的思维发散意识; 2. 建立思维发散度的自信心; 3. 掌握头脑风暴这一思维发散的设计方法
3.1挑战100只小魔怪
3.2头脑风暴(上)
3.3头脑风暴(中)
3.4头脑风暴(下)
设计意识与设计思维的操作模式(三)
课时目标:1. 建立设计思维的本质意识; 2. 掌握设计思维的“在模糊中探索未来”和“通过设计原型进行设计思考”的操作模式
4.1 画鬼与本质意识
4.2 本质意识与思维发散
4.3 设计思维的模糊性
4.4 设计思维是基于“原型文化”的
关于用户
课时目标:1. 建立设计师对于用户的正确意识; 2. 建立以设计师为中心的主动设计意识; 3. 掌握用户研究的通用方法
5.1 从一个游戏开始
5.2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困惑
5.3 以设计师为中心的主动设计
5.4 用户研究的通用模式(上)
5.5 用户研究的通用模式(下)
设计原型工具——建模与渲染
课时目标:1. 了解3D建模软件界面设计思路; 2. 掌握基于3D建模的设计原型工具; 3. 理解并掌握3D建模的设计思路
6.1 软件界面思路解析
6.2 熟悉软件操作
6.3 快速完成一个模型,(留给你2个练习)
6.4 工具的具体讲解(结合案例)
6.5 Rhino导出与Keyshot渲染
设计空间(一)
课时目标:1. 了解设计流程的架构; 2. 掌握设计空间这一设计思考的工具; 3. 掌握如何挖掘问题场景的思路与方法
7.1 设计流程
7.2 设计空间构成
7.3 问题场景
7.4 关于洞察
7.5 理想状态
7.6 设计边界
7.7 设计空间特征
设计空间(二)
课时目标:1. 掌握设计空间中理想状态的建构思路与方法; 2. 掌握通过竞品和趋势分析获取未来方向的思路与方法; 3. 掌握如何通过想象去构建新的设计概念的思维模式
8.1 竞品启示
8.2 竞品启示案例分析
8.3 趋势分析
8.4 想象的解构与建构
在场意义
课时目标:1. 掌握通过“在场意义”的思考来构建产品的核心价值观的思路与方法; 2. 理解设计空间与在场意义的逻辑关系; 3. 掌握建立“设计定义” 的思路与方法; 4. 掌握通过设计定义去搭建产品架构的思路与方法;
9.1 点赞之交
9.2 在场意义
9.3 关于折叠
9.4 设计空间与在场意义
9.5 设计定义
9.6 产品架构设计
设计体验
课时目标:1. 了解体验的反思性特征; 2. 了解不同体验设计元素的构成模式; 3. 掌握场景体验设计的思路与框架
10.1 从外星人榨汁机说起
10.2 体验的元素
10.3 两种场景
10.4 从一则广告说起
10.5 场景体验设计框架
10.6 智能场景下的体验趋势
产品品质感塑造
课时目标:1. 掌握产品交互品质感的分析思路和设计方法; 2. 了解产品美学的构成; 3. 掌握产品美学品质感的分析思路和塑造方法
11.1 交互设计的起源
11.2 交互设计的品质层级
11.3 交互设计分析模式
11.4 感受美
11.5 美学要素
11.6 产品美学的影响因素
11.7 美学评价与塑造美
设计测试与课程总结
课时目标:1. 理解设计测试的思路; 2. 掌握可用性测试和设计方向测试的思路与方法; 3. 理解课程的整体架构和建设思路; 4. 建立对设计创新的整体信心
12.1 设计研究与设计测试
12.2 可用性测试
12.3 设计方向测试
12.4 课程总结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通用设计方法 . 贝拉·马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设计方法与策略:代尔夫特设计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洞察用户体验:方法与实践(第2版). Elizabeth Goodman.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关键设计报告:改变过去影响未来的交互设计法则. 比尔·莫格里奇.中信出版社. 2011
场景体验设计思维. 孙炜.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