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2月27日 ~ 2024年06月25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20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85)
spContent=您了解24节气与农耕文明的渊源吗?中国传统历法和西方历法有何不同之处呢?冬奥会开幕式中24节气所展现出的怎样的时间文化?中年男士为何钟爱泡枸杞?广场舞大妈们的舞蹈是对人生的追求,还是对健康的呵护?中国人为何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各大菜系有哪些独特的烹饪讲究?为何人们常感叹不如小学生水平?古往今来的教育理念中有哪些恒久不变的因素?抖音神曲的流行背后展现了何等强大的互联网力量?古代中国人的科学理想如今实现了吗?为何君子要注重衣冠整洁?汉服热背后蕴含的是怎样的传统服饰思想?您更愿意居住在四合院还是现代高楼大厦中?为何园林被视为君子修身养性之所?您的购物清单上是否有这些历史悠久的品牌?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能够自信地与国际友人讨论中国节气、中医、科技、教育以及百年品牌等文化名片,还可以在习得中国文化的同时掌握四六级阅读、听力、翻译和写作的语言资源。
您了解24节气与农耕文明的渊源吗?中国传统历法和西方历法有何不同之处呢?冬奥会开幕式中24节气所展现出的怎样的时间文化?中年男士为何钟爱泡枸杞?广场舞大妈们的舞蹈是对人生的追求,还是对健康的呵护?中国人为何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各大菜系有哪些独特的烹饪讲究?为何人们常感叹不如小学生水平?古往今来的教育理念中有哪些恒久不变的因素?抖音神曲的流行背后展现了何等强大的互联网力量?古代中国人的科学理想如今实现了吗?为何君子要注重衣冠整洁?汉服热背后蕴含的是怎样的传统服饰思想?您更愿意居住在四合院还是现代高楼大厦中?为何园林被视为君子修身养性之所?您的购物清单上是否有这些历史悠久的品牌?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能够自信地与国际友人讨论中国节气、中医、科技、教育以及百年品牌等文化名片,还可以在习得中国文化的同时掌握四六级阅读、听力、翻译和写作的语言资源。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面向对用英语了解和讲述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故事感兴趣的国内外学习者开设。课程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内容融合了中国文化科技常识(如节气节日、中医、饮食、服饰、建筑等)、文化科技经典案例(如经典 哲学思想、 教育模式变迁、科学家故事等)、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今发展(如百年老店、科技创新成就与互联网生活方式等),等等,充分 体现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信息黄埔”的信息科技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以百科式话题为主线,展开中华文明中文化和科学交相辉映的一角,讨论传承不辍和守正创新在不同时期和领域中的重要意义,使学习者在知识积淀的同时,体味中国社会不变的至理,赏析科技之美和文化之趣,探究古往今来的人物和传奇故事背后的发展动力,从而 在对外交流时讲好更立体的中国文化科技故事,进行更深入、有灼见的中国话题探讨。

二、课程沿革:

十年磨砺,传承创新:从2015年的《中国概况》课程,团队开始将讲述中国的镜头对准中国科技文化的视角,先后以教室录课、虚拟仿真录课、摄影棚制作和数字人技术推出一系列教学视频,持续更新后依旧保留各个时期的授课内容,致敬讲台、致敬慕课十年。

 

名师团队,成就精品

  1.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3)
  2.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22)
  3.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
  4.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2019)
  5. 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案(2023)
  6. 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等奖(2023)
  •   等。

三、课程特色:

立体交叉,思想碰撞:以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深入不同时期的中国故事关注焦点,展现师生共建课程的立体生态,与时代和学习者共同成长、同频共振。课程中既有真实录课影像,也有微课、慕课,有学生特色作品展示,有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手册、思维导图,也有串联所有章节内容的知识图谱,课程体系中开放了多模态、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供师生选用、参考。


体系延展,对话世界:相应人文素质选修课《英语品中国:文化对话科技》在北邮开课,依托文化比较视角和古今文化科学优秀知识对课程进行拓展,2020年配套教材《英语品中国:科技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21年开设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科技读译与科技传播》,形成了体系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可迁移复制的教学模式。慕课在中国大学慕课网上线后,入选学堂在线国际版首批上线课程,2023年慕课出海上线印尼网络教育平台,受到中外学习者一致好评。 


精准扣题,服务考试:支撑语言类考试中对中国文化科技知识的考查:写作题型(如2024年考研英语一写作题中有关“古代科学家”的介绍等等),四六级翻译(相关主题如2023年“终生教育、高等教育、义务教育”、2022年“立春、冬至、太极拳”、2021年“都江堰”、2020年“北京烤鸭、茅台”、2015年“红色”、“高铁”,2016年“旗袍”等等)


课程生态,立体多元:包括教学大纲、视频、课件、测试题、 参考资源和外部资源链接等。对于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同学,本课程提供课程和章节思维导图作为知识驻留,以及知识图谱、词汇表等等,便于定制个性化学习。

课程延伸资源:

  •  1. 课程资源建设公众号:撷英品华
  •    
  •   2. 中国故事资源库: BUPTEA高校课程思政知识服务平台
  •    

-----------------

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团队全体教师愿意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全程教学辅导服务,大家可以通过以下联系联系到我们:

QQ群:855052131

赵欣老师:agneszhao@bupt.edu.cn

李俊老师:13466390793@163.com

袁方老师:yuanfang3729@bupt.edu.cn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中国科技文化相关词汇和知识

技能素养目标: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关中国传统和现代科技文化话题的书面写作任务以及相关内容的中英互译

价值目标:能够透过文化对比视角对中国文化的特点进行提炼和阐释,能够运用联系的思维和跨文化思维探索、研讨中国科技与文化中根脉相通的联系

课程大纲
时间智慧 Solar Terms and Festivals: The Rhythms of Time
课时目标:通过传统节气和节日相关的知识和表达,带领学习者进入多维度的中国文化时空,以诗歌、民俗故事、时令养生、科学传统等丰富的载体拓宽学习者对日常生活中传统智慧的认知,提升学习者对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知识储备。
1.1 节气之歌 Twenty-four Solar Terms
1.2 阖家欢聚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1: Spring Festival
1.3 吉庆有余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2:Spring Festival
1.4 春华秋实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3: Lantern Festival
1.5 秋收冬藏 Twenty-four Solar Terms in today's China
身心同治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Philosophy
课时目标:通过阐释中医和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共同理念,解析中医养生哲学中的儒释道文化内核,通过中医经典理论,海外传播和现当代发展等角度,还原中医的立体发展,培养学生用思辨的方式解读和传播中医科学。
2.1 中医源起 Origins of TCM
2.2 中医鼻祖 Founders of TCM
2.3 中医理论1 Basic Theories of TCM 1
2.4 中医理论2 Basic Theories of TCM 2
2.5 中医诊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CM
2.6 中医发展 Development of TCM
食养五行 Culinary Culture
课时目标:饮食章节融合了中国地理、时令节气、养生哲学和家风传承等知识点,以粤菜为代表案例进一步拓展了以上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通过经典的佳肴名片和中华餐饮品牌讲述中国餐饮文化发扬光大,誉满天下的故事。
3.1 风物至味——饮食文化概述 Chinese Cuisine Overview
3.2 食在广州——菜系代表粤菜 Regional Cuisines-Cantonese Cuisine
3.3 誉满天下——中华美食天下闻 Chinese Cultural Ambassadors
学贯古今 Education
课时目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等千古的劝学名句和为学之道,可在本章里一探究竟。通过典籍中的读书人的经世抱负,近现代中西方碰撞下的现代教育体系,互联网催生出的教育新模式以及联结多个新老产业和国家地区的教育实践,提升学生对古今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升华,促进他们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了解教育的新动态,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名词阐释和案例解析。
4.1 教育概览 Education Overview
4.2 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4.3 在线教育 Online Education
4.4 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格物致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时目标:从中国科技的成就的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全面讲述了当代信息技术和基础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创新增长的推动,围绕古今科技成就、科学家故事培养学习者对科技创新文化脉络的认知和讲述能力,提升学习者对相关科技术语和科学前沿发展动态的关注。
5.1 阡陌交通——互联互通 Life in The Digital Age—Introduction
5.2 众声喧哗——社交媒体 Life in the Digital Age—Social Media
5.3 天下可倍——共享经济 Life in the Digital Age —Sharing Economy
5.4 在宥天下——智慧城市 Life in the Digital Age—Smart City
5.5 科技发展史概述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5.6 当代科技成就 Achievements in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5.7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代科学家 Ancient Chinese Scientists
5.8 为国为民,敢为人先——现当代科学家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tists
章服之美 Costume
课时目标:以服饰为线索观照古今中国的社会更新、审美变迁、文化交融,围绕非遗技艺、国宾礼服、经典国人形象展开,既梳理传统美学脉络,也勾连其前世今生风尚,提升学习者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讲述能力、培养学习者对仁本礼用、民俗艺术的创造性思考、促进学习者体认跨文化情境里的美学传播和实践意义。
6.1 象服是宜——传统服饰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es
6.2 云想衣裳——服饰元素 Chinese Fabrics & Colors & Patterns
6.3 泽被簪缨——传统工艺及现代服饰 Craft Elements & Modern Works Appreciation
营造华夏 Architecture
课时目标:挖掘贯通古今建筑的“天地人合一、山水可居游”思想,围绕明确的建筑分类概述、生动的建筑图解、传统空间的探究和传承案例、古今文人、匠人、建筑师对身心兼精神空间的创造性追寻之旅,培养学习者对古今建筑的表达和赏鉴能力,基于已有生活经验主动建构中式空间中儒释道文化的深层意义,理解传统建筑中美学匠艺和文化秩序的现代价值。
7.1 匠人营国——皇家建筑 Royal Architecture
7.2 如翚斯飞——古代居所 Ancient Dwellings
7.3 饮之太和——园林建筑 Garden Architecture
7.4 山水之际——现代建筑 Modern Architects
品创百年 Century-Old Brands
课时目标:围绕在饮食、医药、日用等领域传承百年的品牌历史和创新策略,讲述中国百年民族品牌如何在国家政策激励下,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创新产品、互联网营销和品牌年轻化等探索出一条现代化之路。
8.1 历久弥新——百年品牌 Century-Old Brands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中国学生:高中英语或四级英语水平。

国际学生:无需其他预备知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For Chinese students: High school or CET4 level

For international learners: no prior knowledge other than your curiosity about China is needed.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张钫炜,赵欣,袁方,王姗姗,郝劲梅,李俊等,英语品中国:科技篇,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常见问题

Q : 请问老师的授课语言是?

What is the language spoken in the lectures?

A : 全英文配有英文字幕,对于重要的名词概念有中文双语解释。

We speak English, and the video is with English subtitles. We explain bilingually when it comes to important concepts. 


Q : 请问这门课程难吗?

Is this course difficult? 

A : 这门课面向所有国内外学习者,课程内容难度取决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中国文化科技知识储备水平,但我们会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述。

The course is intended for all learners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course is relevant to your prior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knowledge about China. However, our explanations for profound concepts will be relatively simple.


Q: 通过这门课我们能提升英语/汉语吗?

Can we improve English/Chinese through this course?

A : 当然可以,通过学习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与共同上课的国际留学生沟通交流,同学们能学习并运用中国话题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四六级翻译、写作中重点考察的中国文化话题相关内容。留学生同学也能在中国文化的情景学习中学到一些独特的中国词汇。

That's a yes. By learning to express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and communicating with overseas students, our abilities in communicating, translating and writing Chinese topics in English are going to be improved. For overseas students, they are also going to learn some unique Chinese expressions in cultural context.

北京邮电大学
9 位授课老师
张钫炜

张钫炜

教授

赵欣

赵欣

讲师

李俊

李俊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唐诗经典CAP

胡可先

78881人参加

大学英语(口语)CAP

彭天笑

305701人参加

大学英文写作

李慧辉

53713人参加

大学语文

陈洪

3726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