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人体运动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8月31日 ~ 2022年01月09日
学时安排: 2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2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现代康复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分析功能障碍的原因,正确综合选择康复治疗方法,达到患者尽快尽可能重返社会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功能障碍分析能力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的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构建临床推理思维的一门课程。因此,本课程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又具有培养学生功能障碍分析和康复治疗方案制定能力的奠基性作用,掌握程度将直接和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等重要作用。
现代康复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分析功能障碍的原因,正确综合选择康复治疗方法,达到患者尽快尽可能重返社会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功能障碍分析能力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的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构建临床推理思维的一门课程。因此,本课程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又具有培养学生功能障碍分析和康复治疗方案制定能力的奠基性作用,掌握程度将直接和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等重要作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为什么要学习《人体运动学》这门课程?

       如果不知道功能障碍的原因,你敢治疗患者吗?不知道选择的康复治疗方法是否正确,你敢“下手”吗?治疗中不知道如何施力(发力),你敢“动手”吗?........如果这些因果都不知,还敢治疗,那不是“庸医”吗?认真学习《人体运动学》,这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这门课程的主题是什么?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关节运动学,能够分析正常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和异常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培养临床推理思维,提升运动功能障碍分析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

      后续课程成绩的大幅度提升,有了期待!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了根据!科研灵感的激发和正确思维的养成,有了土壤!重大成就的取得,有了希望!成为大家,指日可待!

课程有什么特色?

      累并快乐着!

授课目标
  1. 能够描述关节功能解剖学的主要内容,如肌肉的起止位置、名称、作用

  2. 分析人体主要关节和肌肉动作的运动分析

  3. 描述常见损伤

  4. 能够针对动作技巧中的关节动作做解剖分析

成绩 要求

Ø线上成绩(100%)=学习进度(20%+章节作业(30%)+章节测试习题(20%+期末考试分(30%


课程大纲
人体运动学概论
课时目标:1.能回忆人体运动学的基本概念。2.能描述人体动力学、静力学与转动力学的基本含义。
导入:本门课程为什么在康复治疗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
一、课程说课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5')
1.性质:《人体运动学》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的作用(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力学方法与原理从运动学、应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功能运动,熟知外力作用于人体的规律,为合理设计、制作、检查假肢矫形器,正确指导或治疗健康或患伤及残疾人群奠定扎实的运动学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要求 (5')
本课程主要以运动分析为重点,以培养临床思维为目标,以提升功能障碍分析能力为核心,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一)运动学概念 (10')
应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体活动的运动规律,并用于指导健身锻炼或康复训练。
(二)基本概念 (15')
运动形式与原理,运动链,杠杆原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人体运动中的力等。
三、人体的动力学、静力学与转动力学 (30')
运动学分析的组成内容:动作技巧的描述;动作技巧的主要目的;动作分期等。
四、本课程的知识点。 (5')
插入:密切结合临床,举例阐述。
小结:有关人体运动学的基础概念;布置预习内容与自学要求 (5')
膝关节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膝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膝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4.学习重点:a.膝关节的功能解剖,胫骨平台、股骨髁的特殊结构,终末旋转产生的解剖原因,多关节肌的特殊功能;b.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膝关节横轴独具的瞬时中心、Q角的重大意义;c.膝关节运动学分析,异常运动对膝关节运动的影响、力学致病因素等。5.学习难点:a.膝关节的功能解剖中,终末旋转产生的解剖原因的理解。b.膝关节横轴的瞬时中心。C.膝关节正常运动学分析。d.膝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分析。
一、膝关节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完成测试…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30min
A.膝关节的构成;胫骨平台的结构特点;股骨髁的结构特点;内外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的特点。
B.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的力学原因是什么?是力学装置出了问题?
C.关周肌力失衡会导致髌骨后疼痛和膝关节的疼痛,导致步行困难?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BL案例讨论……………………………………30min
吕某,女性,80岁,因左膝关节疼痛14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左膝关节无明显肿胀,内侧关节线处触痛,浮髌实验(-),股四头肌稍萎缩,膝关节屈仲活动时可及磨砂感,伴疼痛,不能完全屈曲,屈曲约125°,前后抽屉是实验(一),内、外侧应力实验(-),左膝关节内翻畸形8°,HSS评分64分。X线:左膝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内侧间隙变窄,关节周围有骨刺形成。
为什么疼痛?为什么会有骨刺形成?为什么内侧间隙会变窄?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因素是哪些?关节活动度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地返力有什么作用?步行周期中膝关节动力学特点是什么?如何减轻膝关节的受力?
4.知识迁移………………………………………………………………10min
A.在蹲起和爬山过程中,膝关节的受力峰值较高,如何减小受力?
B.变向跑时,为何前叉韧带损伤的几率较高?如何避免?
C.为什么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老”?怎么避免?
D.如何正确使用膝关节?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膝关节为何是人体内最易受伤的关节?
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机制;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膝关节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knee kinematics”,了解膝关节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髋关节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髋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髋关节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4、教学重点:a.髋关节的功能解剖,髋关节周围肌群的功能转换;b.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影响髋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c.髋关节运动学分析,臀大肌步态、臀中肌和扶膝步态分析。5、教学难点:a.髋关节周围肌群的作用转换。b.髋关节正常运动学分析。C.髋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分析。
髋关节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完成测试…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30min
A.髋关节的构成与主要特征;髋关节的运动;韧带在运动中的作用;肌群作用。
B.维持髋关节稳定的因素;维持骨盆后倾的力偶。
C.臀大肌、臀中肌和股四头肌步态分析。
3.髋关节退化性关节炎案例讨论……………………………………30min
65岁的张先生体重有86公斤,伴有血脂、血糖超标。退休后他决心通过运动来减肥,经常与三五好友相约去爬山。但从两年前开始,每次爬完山,他就感觉自己的髋骨关节、大腿甚至膝关节都酸胀痛,但休息几天就好了。近一年来,这种酸胀感不断加重,休息后仍不见好转,甚至走路开始一瘸一拐,有时晚上睡觉也会疼醒。
查体发现髋关节疼痛、跛行、髋关节屈曲以及旋转受限、下蹲困难,MR检查提示髋关节退化性关节炎可能。
为什么疼痛?关节活动度为什么会降低?发生的可能力学机制。治疗的适当方式?
4.知识迁移………………………………………………………………10min
A.为什么医生建议尽可能少做下蹲、走楼梯、爬山等运动?
B.在很多运动中急停的动作分析。
C.髋关节周围疼痛的可能因素。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保护髋关节的原则;
2.大转子如何协助增加力矩的产生;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髋关节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Hip joint kinematics”,了解髋关节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踝足关节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踝足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踝足关节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踝足关节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4、学习重点:a.踝足关节的功能解剖;b.距上、距下和跗横关节的主要动作;c.踝足关节运动学分析,踝足关节运动障碍分析等。5、学习难点:a.站立与行走时,距上、距下和跗横关节如何交互作用使足适应地面。b.距上、距下和跗横关节的运动学分析C.背伸踝关节肌肉无力相关的常见异常步态模式分析。
踝足关节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20min
A.踝足关节的构成与主要特征;距上、距下和跗横关节的主要动作及发生的平面。
B.旋前、后动作组成;容易崴脚的原因;踮脚尖时主要肌肉的相互作用。
C.背伸踝关节肌肉无力相关的常见异常步态模式有哪些?
3.习惯性崴脚的案例讨论……………………………………30min
郝女士,45岁,2020年5月29号上楼梯崴脚,崴脚后疼痛肿胀3天,刚下床患侧不能落地,后来慢慢好转。但下楼梯会有酸痛且偶尔刺痛,影响正常生活。
健康史:郝女士之前习惯性崴脚,但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并不严重。加上不影响正常生活,但这次崴脚休息了很长时间,还有疼痛,崴脚后不敢走崎岖的路面。有小坑或石头都会绕过,现担心以后不能跑步。遂就诊。查体: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损伤;踝跖屈受限;患侧下肢肌力明显弱于健侧。
踝关节为什么容易崴伤?踝足关节稳定性的维持因素是哪些?关节活动度会有什么样的改变?你能试着给出一个康复治疗方案吗?
4.知识迁移………………………………………………………………20min
A.比目鱼肌有伸直膝关节的作用吗?中风患者膝过伸和其有关系吗?
B.踮脚尖的时候,有崴脚的趋势,是什么原因?
D.跖屈肌无力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功能障碍发生?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解释为何小腿肌肉无力的患者可能会抱怨膝关节突然屈曲打软?
2.足部悬空与踩地时,踝关节背伸动作的转动-滑动关节运动学;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踝足关节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ankle/foot kinematics”,了解踝足关节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实验一、髋关节、膝关节解剖分析
课时目标:1.能够描述髋、膝关节各肌群的位置、形态及起止点。2.能够描述各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轴、运动平面及运动形式。3.能够指出各肌群的拉力线与运动轴的空间关系。 实验原理:髋关节主要功能为负重,可在一定范围内绕三个轴在三个面上做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在闭链运动中,通过对肌的触诊和观察,可证实在抬高或降低重心的时候,虽然运用的是相同的一块肌,但收缩类型却不一样,这些收缩与肌的解剖功能无关,因为解剖功能仅运用于开链运动中。膝关节可在一定范围内做屈伸和旋转运动。在闭链运动中,通过对肌的触诊和观察,可证实在抬高或降低重心的时候,虽然运用的是相同的一块肌,但收缩类型却不一样,这些收缩与肌的解剖功能无关,因为解剖功能仅运用于开链运动中。
【方法与步骤】
1.观察膝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1)观察膝关节的结构
取膝关节模型与解剖图谱比对,观察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和韧带组织,说出诸韧带的解剖功能。
(2)观察膝关节的运动
膝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小腿,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可以产生屈伸、旋转动作。请您观察并体会膝关节的不同运动形式。
1)小腿前后摆动 当坐在椅子上,小腿绕膝关节冠状轴向前摆动时称伸膝;向后摆动时称屈膝。
2)膝屈曲90度,大腿固定时,足内外侧踢球 当用右足内脚背(踇趾内侧部)踢球时,小腿绕膝关节垂直轴逆时针转动称膝关节内旋;而用右足外脚背踢球时,小腿绕膝关节垂直轴顺时针转动称膝关节外旋。
2.观察膝周肌(群)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取下肢肌模型与解剖图谱比对,观察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和股薄肌的位置、形态及起止点,请您用橡皮筋代替上述诸肌的肌拉力线,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模拟,并说出该肌的肌力线(主要部分)与膝关节诸轴的位置关系。
【结果与分析】
1.请您指出下列诸肌的肌力线(主要部分)与膝关节各轴的空间位置关系。
膝关节诸轴
诸肌名称 冠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
股四头肌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
股薄肌
2.在矢状面闭链运动中膝周肌活动的分析。
名称 从凳子上站起 坐回凳子 蹲下 站起 站立时双足抬起足跟
关节运动方向 伸膝
原动肌 股四头肌、腘绳肌
肌收缩类型 向心收缩
2.观察髋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1)观察髋关节的结构
取髋关节模型与解剖图谱比对,观察髋关节的骨性结构和韧带组织,说出诸条韧带的解剖功能。
(2)观察髋关节的运动
髋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大腿,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可以产生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动作。请您观察并体会髋关节的各种运动形式。
1)大腿前后摆动 当大腿绕髋关节冠状轴向前摆动时称屈;向后摆动时称伸。
2)大腿左右侧摆动 当大腿绕髋关节矢状轴向外侧摆动或远离身体正中线时称外展;向内侧摆动或靠近身体正中线时称内收。
3)外脚背踢球与内侧足弓踢球 外脚背踢球时,大腿(左侧)绕髋关节垂直轴顺时针转动称旋内;当用内侧足弓踢球时,大腿(左侧)绕髋关节垂直轴逆时针转动称旋外。
4)站立位用足在地上画圈动作 站立位时,用足在地上画一圆圈,大腿绕髋关节混合轴作圆周运动,称环转。
3.观察髋周肌(群)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取下肢肌模型与解剖图谱比对,观察髂腰肌、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梨状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大收肌和股薄肌的位置、形态及起止点,请您用橡皮筋代替上述诸肌的肌拉力线,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模拟,并说出该肌的肌力线(主要部分)与髋关节诸轴的位置关系。
【结果与分析】
1.请您指出下列诸肌的肌力线(主要部分)与髋关节各轴的空间位置关系。
髋关节诸轴
诸肌名称 冠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
髂腰肌
股四头肌
臀大肌
臀中肌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梨状肌
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
大收肌
股薄肌
2.在矢状面闭链运动中髋周肌活动的分析。
名称 从凳子上站起 坐回凳子 蹲下 站起 站立时双足抬起足跟
关节运动方向 伸髋
原动肌 股四头肌、腘绳肌
肌收缩类型 向心收缩
【实验小结】
实验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等。
知识迁移:
1.请您说出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位置和作用。
2.请您说出膝关节有哪些运动形式。
3.请您说出髋关节有哪些运动形式。
肩关节复合体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肩关节复合体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肩复合体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肩复合体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4、学习重点:a.肩关节复合体的功能解剖与特征;b.肩关节的复合体运动学特征,肩胸关节、胸锁与肩锁关节以及盂肱关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c.肩复合体运动学分析,异常运动对膝关节运动的影响、力学致病因素等。5、学习难点:a.肩复合体的肩肱节律。b.肩复合体肩胛骨上旋的力偶。C.肩复合体正常运动学分析。d.肩复合体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分析。
肩复合体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30min
A.肩复合体骨与关节的构成与主要特征。
B.肩关节的运动平面及运动轴。
C.肩肱节律
D.维持盂肱关节动态稳定性的主要肌肉。
3.肩袖损伤的案例讨论…………………………………………………30min
王女士,40岁,因双侧肩膀酸痛2年,反复发作10月余前来就诊。晨起加重、热敷缓解。仰头、低头活动受限,伴有手麻、头晕。患者自述左侧肩部疼痛明显,诱因为2年前意外摔伤,左侧肩关节负重撑地后持续疼痛,做外展位下外旋时,出现肩关节落臂征。后MRI显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颈椎C5、6,C6、7椎间盘突出,但无明显压迫硬膜囊现象。无其他疾病史。体态观察:患者患有明显圆肩驼背头前引,双侧肩关节明显内旋(左侧尤甚),胸曲增大,腹部松软,骨盆前倾伴有膝关节过伸。骨盆侧倾(右侧骨盆较左侧高),骨盆旋转(右侧旋转)。
肩袖肌分别是什么?异常体态分别意味着什么?
4.知识迁移………………………………………………………………10min
A.投掷动作,肩关节内旋肌和外旋肌的相互作用。
B.上交叉综合征如何引发肩关节疼痛?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肩胛骨在胸廓上的位置如何影响盂肱关节的静态稳定?
2.肩胛骨前倾时,可能是哪个肌肉紧张或无力?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肩关节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shoulder kinematics”,了解膝关节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肘关节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肘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肘关节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肘关节关节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4、学习重点:a.肘关节的功能解剖与体表特征;b.肘关节的运动学特征;c.肘关节运动学分析,异常运动模式的运动学分析。5、学习难点:a.肘关节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b.肘关节运动学与骨间膜传导的力。C.肘关节正常运动学分析。d.肘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分析。
肘关节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完成测试…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30min
A.肘关节的构成与体表标志。
B.肘关节与前臂复合体的运动平面与运动轴和主要动作。
C.做推拉动作时所牵涉到的主动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3.尺骨骨折案例讨论……………………………………30min
男,21岁,1天前患者因外伤致右前臂伤,伤后即感右前臂剧烈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右臂功能障碍;当时不伴昏迷,恶心呕吐及患肢麻木等;当时因家人不在,未就诊。现来我院以X线检查示:右尺骨远端骨折;随以"右尺骨远端骨折"为诊断收住我科。
骨折断端间会产生间隙吗?上下两端会旋转吗?如何旋转?如果骨折发生在桡骨中段,那上下两端还会旋转吗?
4.知识迁移………………………………………………………………10min
A.为什么跨多关节的肌肉需要稳定肌的协助?
B.桡骨如果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缩短后,会产生什么后果?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列举能抵抗桡骨远端拉力(牵引力)的肌肉与非肌肉组织。
2.上肢最大极限延伸肱二头肌的位置。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肘关节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human elbow joint kinematics”,了解膝关节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腕手关节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腕手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腕手关节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腕手关节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4、学习重点:a.腕手关节的功能解剖与体表标志;b.腕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运动平面和运动轴;c.异常运动对腕手关节运动的影响等。5、学习难点:a.腕手关节的功能解剖及体表标志。b.腕手关节作用肌的主要动作。C.腕手关节屈伸及桡侧和尺侧偏移时,肌肉间的协同作用。d.腕手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分析。
腕手关节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30min
A.腕手关节的构成与体表标志。
B.腕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运动平面和运动轴。
C.腕手关节作用肌的主要动作。
3.腕管综合症案例讨论…………………………………………………20min
患者,女,34岁,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扣击腕横韧带、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
腕管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腕关节哪种运动形式能够增加腕管的压力?腕管的压力增加会损伤哪条神经?
4.知识迁移………………………………………………………………20min
A.抓握时腕伸肌的功能是什么?
B.腕手关节屈伸及桡侧和尺侧偏移时,肌肉间的协同作用?
C.手掌开合时,手内在肌和外在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D.尺神经切断后,第四和第五指在指间关节处无法完全伸直的原因。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前臂为何有两根骨头?
2.腕关节内收和外展的动态特性。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腕手关节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wrist/hand/thumb kinematics”,了解膝关节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实验二、上肢关节运动学—喝水动作的运动分析
课时目标:初步掌握运动分析的基本步骤,完成简单ADL的运动分析。按照运动分析的目的,合理分解ADL运动,并按一定顺序描述各分解动作的关节关节运动的变化,分析产生运动的原因以及异常动作的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
1.同一名学生分三次完成用带把手的保温杯喝开水、普通玻璃杯喝温水以及一次性纸杯喝开水等三种不同任务。
2.用两台录像机或数码相机从侧面和正面采集录像并以回放的方式反复播放,让学生学会每次观察某一个关节运动。教师指导学生对头颈、肩、肘、腕和手的运动进行描述,并要求学生指出各关节运动所参与的肌群及收缩形式。尤其应注意比较三次运动中关节运动不同的原因。通过运动捕捉系统的检测,演示关节角度测量、各时相时间计算、不同运动对比分析等给学生观看。
【原始数据记录】
部位 关节运动 肌参与情况 肌收缩形式 整体运动印象及建议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手指抓握
表一 喝水动作分析记录表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上肢各关节运动进行描述(动作分解可根据需要增加)
1.参与运动的肌群及收缩形式描述。
2.整体运动印象及临床建议。
【注意事项】
1.合理分解动作:复杂运动的分解既不能太细导致各动作之间无明显区别,也不能导致各动作仍然太复杂不利于分析。
2.按顺序描述动作:每一个动作应尽可能按照由远端到近端或由近端到远端顺序描述。
【实验小结】
1.如何分解运动才能更方便进行复杂运动的分析?
2.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各自有什么特点?
脊柱运动学
课时目标:1、能描述脊柱的功能解剖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特征;2、具有分析脊柱正常与异常运动学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运动学分析,推理障碍力学原因,培养临床推理思维;3、通过对脊柱功能障碍的分析,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究根问底的严谨与科学意识,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4、学习重点:a.脊柱的功能解剖与体表标志;b.脊柱的运动学特征与正常运动的运动学分析;c.脊柱异常运动模式的运动学分析。5、学习难点:a.脊柱的功能解剖,运动功能单位,诸肌群的分布特点。b.脊柱的运动学和肌肉与脊柱关节的交互作用。C.脊柱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分析。
脊柱功能解剖、运动学和动力学大学慕课视频,完成测试…40min(课前)
1.知识点提问……………………………………………………………5min
2小组汇报、引导性提问………………………………………………30min
A.脊柱的构成;运动功能单位;
B.动态稳定性的维持因素;
C.标准仰卧起坐的动作分析。
3.腰椎椎间盘突出案例讨论………………………………………20min
患者,男,42岁,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3天,咳嗽、喷嚏时加重,卧床后缓解,体检:L3~5棘突及其左侧压痛,左侧直腿抬高试验40°(+),左小腿外侧痛觉减退,双侧膝腱及跟腱反射正常对称,弯腰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示L4-5椎间隙略窄。
屈伸和侧弯时,椎间盘潜在移动的影响是什么?患者为什么不敢咳嗽打喷嚏?为什么会有下肢疼痛?为什么不敢弯腰?如果必须弯腰,该怎么办?
4.知识迁移………………………………………………………………20min
A.下腰部为什么会有与抬举动作相关的损伤?
B.如何降低下腰部的力量以减少受伤的机会?
总结:总结运动分析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下一次学习内容…………5min 知识拓展:
1.脊柱的不稳定,是否可以诱发肩关节的疼痛?
2.骨盆前倾与后倾的治疗性作用;
3.通过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脊柱运动学”,在Pubmed数据库输入关键词“spine kinematics”,了解脊柱运动学的发展前沿。
实验三、正常人体步态分析
课时目标:目的:研究人体在负重条件下步态的变化(速度,步频,步幅)意义: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是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人类行走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步态(gait)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势,包括步行(walking)和跑(running)两种状态。在临床工作中,对有神经系统或骨肌肉系统疾病而可能影响行走能力的患者需要进行步态分析,以评定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的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并评定步态诊治的效果。内容:用光学动作捕捉系统捕捉人体在(正常状态下,15kg负重,60kg负重)条件下的运动数据。
【实验原理】
步态分析是一种对动物肢体运动的系统研究,或者更准确点来说,一般是指对人类步行运动的研究。研究分析利用到了观察者的眼睛和大脑,并使用仪器辅助测量身体的运动,身体的机械结构,以及肌肉的活跃度等。步态分析常被用来于对个体走路能力的评估,计划,治疗。也常被用于运动生物力学来帮助运动员更高效地跑步、以及确认伤员是姿态相关还是动作相关的相关医学问题等。
光学式运动捕捉系统可以捕捉人体运动的变化,通过在人体身上的关键部位,如关节,髋部,肘,腕等位置上贴上一些特殊的标志发光点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通过排布在空间中数个视频捕捉设备将运动物体(跟踪器)的运动状况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使用计算机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时间计量单位上的不同物体(跟踪器)的空间坐标(X-Y-Z).以此来分析人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主要仪器和设备】
Vicon步态捕捉系统、表面肌电仪、三维测力平台、足底压力测量仪等。
【实验步骤】
1.让被试者穿好马甲,在身上固定好maker点,调整好记录设备;
2.让被试者在正常状态下在可监测区域走一段路,记录好数据;
3.让被试者在15kg负重条件下在可监测区域走一段,记录好数据;
4.让被试者在60kg负重条件下在可监测区域走一段,记录好数据。
【原始数据记录】记录不同步态状态下的步长、步幅、步宽、足角、步频、步速、步行周期和步行时相的数据,下肢肌群动态肌电图的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分析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和动态肌电图的变化。
【实验小结】步态分析方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 解剖学知识

  2. 生物力学知识

  3. 动作分析技巧

参考资料

教材《人体运动学》(第二版)黄晓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3月

参考书目《肌动学》,Nancy Hamiton 等主编,林文心等主译,合计图书出版社,2012.6

《人体运动学》,李古强 李渤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1



滨州医学院
2 位授课老师
李古强

李古强

副教授

孟永春

孟永春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