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形态实验学》是从组织的形态结构入手,研究人体疾病状态下组织所发生形态及相关功能的变化。本课程展示了常见疾病或病变组织器官发生的大体和显微镜下的病理变化,用肉眼来发现“病之容颜”,用显微镜来进行 “微观探病”,并结合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进行临床病例分析,附加了学生病理绘图作品展示,既可为医学专业学生病理学知识学习提供资源,又可作为科普知识服务于大众,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
(一)知识目标
记忆形态学的观察、描述方法;通过 大体标本与切片观察 辨别病变的组织形态结构及其病理变化;通过综合实验和临床病例讨论认识疾病病理改变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形态改变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通过临床病理讨论培养学生分析临床疾病的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的建立;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塑造和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需要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
总评成绩构成为:
发布的章测验成绩合计总分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作业占10%;参与讨论等教学活动成绩占10%。
讨论区:只统计课堂交流区内回复的数量,回复5次满分,评论不计分,其他讨论区不计分。
总评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60分至80分为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1.张燕. 医用形态实验学. 4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2.栾希英,金昌洙.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3.马宁芳.医学形态学实验学Ⅱ(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分册).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
4.卞修武,李一雷. 病理学. 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