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食物的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以及常用食品的功效及临床应用,为临床指导各类疾病患者在防病治病过程中,正确、合理的膳食提供标准。
本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特色: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解读饮食营养与养生。
2.以治疗病症为导向,剖析食材搭配与功效。
3.以食材对比为手段,掌握配伍应用与宜忌。
4.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知识目标
1.记忆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记忆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和概念。四性五味概念及与临床功效的关系,归经理论对临床用食的指导作用;记忆食物的配伍应用;记忆食物的应用原则。记忆中医饮食营养学“萌芽——形成雏型——充实——完善——提高”的过程;了解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了解食物、传统食品和中医保健食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食物的预防保健作用和治疗作用。
2. 记忆57味常用食物的的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和应用所需信息。
3.能独立制定学习计划,不断总结对比,从中寻找不同饮食的共性。
4.能树立发生发展的观点、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观察饮食的各方面知识。
(三)素质(思政)目标
1.加强学生医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其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理解并牢记良医救人,庸医误人、害人,提高妥善处理应急状况的素质。
2.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过硬的职业素质;高尚的人文素质。
3.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家国情怀。
《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相关基础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节食养生祛病法》漆浩,刘硕,周荣,等. 1995年07月第1版
(2)《历代名家养生精要》王树山,常近,邢文宾.1992年06月第1版
(3)《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李俊德.1996年10月第1版
(4)《饮食养生》罗晶,夏毅,张莉.2002年10月第1版
Q : 如何学好《中医饮食营养学》这门课程?
A : 加强中医学基础知识,如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学习,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加深对食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