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跨文化交际入门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5日 ~ 2025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1周,共18周 已有 2259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622)
spContent=你想提升适应不同文化情景的交际能力吗?想在国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吗? 想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吗?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友好互动与沟通的必要条件。加入课程吧,你能从诸多跨文化交际经验和知识学习中获取发展该项能力的洞见。
你想提升适应不同文化情景的交际能力吗?想在国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吗? 想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吗?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友好互动与沟通的必要条件。加入课程吧,你能从诸多跨文化交际经验和知识学习中获取发展该项能力的洞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结合中国学习者特点,选择跨文化交流核心话题,共分为十个单元,采用视频讲座、微课教学以及在线讨论与测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自觉,发展多元文化意识,培养思辨能力,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技能,为学习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实现有效思想交流和文化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授的话题主要包括认识跨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文化认知、文化差异的理论探索、语言与交际、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时空认知差异与交际、各国习俗礼仪、性别差异与交际、跨文化适应与交际策略等。


课程采用英语教学,每个单元都提供学习指南和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者不局限于英语专业,凡具有基础英语水平者均可参与学习、提升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90%以上的微课英文视频已更新并置了双语字幕,方便各层次的学习者学习。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国际视野,在学习和探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培养思辨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发展多元文化意识,并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掌握基本的跨文化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技能,为其在跨文化语境下实现有效思想交流和文化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导言

1.1Course overview 课程介绍

1.2 The no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概念

1.3 The historical view of the study of ICC 跨文化交际研究历史发展回顾

1.4 The nature of the study of ICC and its application 跨文化交际学的性质与应用

Websites for ICC studies跨文化交际学习网址

Test 1 单元测试

Chapter Two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交际与文化

2.1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on 交际概念

2.2 Th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process 交际过程模型

2.3 The noise in communication 交际中的噪音

2.4 Communication in culture 文化中的交际

Case: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案例:人类交际简史

Test 2 单元测试

Chapter Three Cultural Perception 文化认知

3.1 Understanding culture 理解文化

3.2 Culture and perception 文化与认知

Cases of cultural perception 文化认知案例

Test 3 单元测试

Chapter Four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理解文化差异

4.1.The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 theory of values orientations 克拉克洪与斯多贝克文化价值导向理论

4.2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霍夫斯坦文化维度理论

4.3Hall’s Model of High- and Low Contextual Cultures 霍尔高低语境文化模型

Review of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理论复习: 霍氏文化维度理论

Test 4 单元测试

Case study 案例分析作业

Chapter Five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交际与语言

5.1 Language and culture 语言与文化

5.2 The notion and type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言语交际概念与类型

5.3 Verbal communication styles 言语交际风格

5.4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settings 跨文化场景中的言语交际

The notion of Speech Act 言语行为概念(语言学知识拓展)

Cases of the language use语言运用案例

Test 5 单元测试

Chapter Six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交际

6.1 The no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交际概念

6.2 The interaction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的交互性

6.3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

Cases of nonverbal behaviors across cultures 跨文化非言语行为案例

Test 6 单元测试

Chapter Seven Time, Space and Communication 时空与交际

7.1 Informal time across cultures 不同文化的日常时间

7.2Symbolic use of time 时间的象征性运用

7.3 M-time and P-time patterns单时制和多时制模式

7.4 Fixed space,semi-fixed space and communication 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与交际

7.5 Informal spac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日常空间与跨文化交际

Cases of time use in cultures 不同文化中时间运用案例

Test 7 单元测试

Report on Obervation观察报告作业

Chapter Eight Customs and Etiquette 习俗与礼仪

8.1 Dining customs and etiquette across cultures 不同文化中餐饮习俗与礼仪

8.2 Greeting and leaving etiquette across cultures 不同文化的问候与告别礼仪

Cases of dinning customs进餐习俗案例

Test 8 单元测试

Chapter Nine Gender Dif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9.1 Gender dif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 性别差异与交际

9.2 Gender dif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性别交际差异与社会化进程

Cases of the socialization性别社会化案例

Test 9 单元测验

Chapter Ten Improv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提升跨文化交际力

10.1 Cultural adjustment 文化适应

10.2 Achieving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实现跨文化理解

Cases of culltural adjustment 文化适应案例

Test 10 单元测试

文化体验分享活动

不一样的文化征集活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者具备基础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者具备积极的文化学习态度。

参考资料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1.6a15275cGMHam2&id=682046468429&ns=1&abbucket=15&skuId=5059242399321

主要阅读以下资料

陈浪.跨文化交际入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张爱琳. 跨文化交际[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辅助资料:

1、跨文化交际相关各类中英文教科书

2、文化与交际相关的各类网络资源

常见问题


 


课前九问 

1. 这门课程适合谁学?

  这门课程特别适合以下学习者:英语专业本科生、接近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学生、从事国际交流或准备出国留学者、对文化学习感兴趣且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士。

 

2. 这门课程的总学时是多少

  本门课程设计的周学时为3-5小时,实际课程教学持续14周。课程学习所需时间和投入时间因人而异,慕课充分考虑到众多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您完全可以用更少或者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课程学习。

 

3. 这门课的授课内容是怎样的?

  这门课程微课播放持续14周,一共10个单元,包括认识跨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文化认知、文化差异的理论探索、语言与交际、非言语交际、时空与交际、各国习俗礼仪、性别差异与交际、跨文化适应与交际策略等。

 

4. 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怎样的?

  课程成绩构成:参与讨论分享(20%)、观看视频完成单元测试和互评作业(40%),期末测试(40%)。

 

5. 这门课程开课前,有没有什么内容或任务是需要学习者提前准备的?

  没有需要学员在开课前提前准备的内容和任务。您只需按照教学安排学习每单元发布的学习内容、参加论坛讨论、完成单元测验和作业就可以了。

 

6. 如果我报名学习这门课程,我将怎样接收课程的相关通知?

  目前主要是通过课程平台的公告和群邮件两种方式,希望未来会有短信、微信消息等方式。

 

7. 这门课程是否有测验或者作业?形式是什么?

  有的,为确保您学有所获,课程设计了开放性提问、单元测验和互评作业。开放性提问供大家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所有单元都有测验,测验学习成效。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还有2次案例分析与实地观察交际现象的互评作业。这些设计旨在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效、帮助巩固拓展所学,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家务必关注平时学习积累。


8. 这门课程是免费看还是收费的?学习课程有限制条件吗?

  本门课程供您免费学习,没有条件限制。但是由于是英文课程,您需要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顺利完成课程学习。所有视频都配有完整的字幕,您可以先注册试听,亲身感受一下语言是否是您学习此门课程最主要的挑战。


9.这门课程同步更新及时吗?

  本门课程资源建设全面, 同步更新都是事先系统设置好的,完全不存在更新不及时的现象。极少数同学问题是用手机端学习,点击了第一单元标题后打开资源后, 一定记住继续点击后续开播单元标题打开资源。 

 

课中九问


1. 这门课程偏理论还是比较实用?

  本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侧重实践,比较实用。 

 

2. 如何了解课程学习的进度?

  我们会通过课程公告、群发邮件等方式告知课程内容发布、单元测验和作业发布与截止提醒信息。如果您使用中国大学慕课APP,“我的学习”会为您列出您正在学习的课程并显示每门课程的学习进度条。您还可以通过关注爱MOOC微信公众号获得课程进度提醒。

 

3.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有没有留言互动这一板块?

  这门课程非常重视学员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分享,讨论区互动性强,这一点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4.万一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过了某一些课程,可以补修吗?

  课程进行期间,已发布的学习内容会保持开放,但请您关注单元测验与作业截止日期。如果感觉学完课程内容的同时参与讨论和完成测验与作业有困难,您也可以报名参加两期的学习,第一期以学习视频和阅读材料为主,第二期可以更充分地参与讨论、从容地完成作业、在测验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拿到合格甚至优秀证书。

 

5.课程的课件及相关学习材料是否提供下载?

 凡是可以下载的学习材料,我们会尽量提供便捷的下载路径。

 

6.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参与哪些互动的活动?

 学员主要通过论坛提问与讨论分享参与互动。

 

7.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得到解决呢?

 您可以通过论坛提问,课程团队成员每天都会查看并回复学员的疑问。

 

8. 好的内容我可以下载、保存、分享吗?

 可以。除了学习内容,我们还期待您您分享课程学习的经历与收获。


9.我是否需要完成所有的作业?

 不需要。如果你想要获得课程证书,你需要按照授课老师制定的课程大纲和评分标准完成相关作业;如果你不需要证书,仅是为了扩充知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需求自由安排学习进程。


课后六问


1.上这门课程有哪些重要时间点需要牢记?

 本次课程开讲时间为2025-2-15,早上10点。此后每周六早上8点开放新课内容。 本次课程期末考试开放时间是2025-5-17, 考试截止时间为2025-5-25.


2.这门课程结束后,有没有证书?

  有的。课程成绩达到60分可以获得合格证书,达到85分可以获得优秀证书。成绩构成参见课前问之4。此外,请注意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认证证书。

 

3. 这门课程学习结束后,我会有哪些收获?

  同一门课程的学习收获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基础与投入。本门课程预期的学习效果主要包括:增强文化自觉,发展多元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敏感性, 掌握跨文化交际言语和非言语交际基本技能与策略。

 

4. 课程学习结束后有没有考核?有的话将以何种方式进行考核?

  其实课程学习的考核并非只在学习结束以后才有。本门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看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投入,论坛讨论、单元测验和作业成绩都计入课程总成绩,具体考核内容与比例参见课前问之4。

 

5. 我怎样能将学到的内容与我的实践结合?

  从课程中直接学到的是原则、方法、实例,您可以在生活中通过模仿、实施、反思等途径将课堂所学与您的人际交往互动、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实践相结合。

 

6.课程是否可以回放?

 课程进行期间,所有已发布的学习内容会保持开放,您可以随时学习。

显示全部
华中师范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陈浪

陈浪

副教授

高晓芳

高晓芳

教授

周睿丰

周睿丰

副教授

推荐课程

马原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张欣竹

7816人参加

思道/思修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思想道德与法治

张欣竹

4448人参加

毛概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焦静怡老师

6214人参加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焦静怡老师

598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