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形态、显微结构和药用植物分类三部分。学生需要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药用植物解剖学部分、形态和分类部分理论知识和植物学术语描述植物、临时装片制作、显微镜下绘图和独立鉴定药用植物的基本技能。为学习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及其它专业课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达到具体目标如下:
1.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具有较强求知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用植物资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2.知识能力培养目标:①使学生具备药用植物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结构。②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能够熟识常见药用植物200种左右,其中能准确识别药用植物50种左右,掌握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③具备从事中药研发的科研能力。④具有整理祖国中草药遗产,开发祖国中草药资源的初步能力。
3.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等工具书及专业文献,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药用植物鉴别的基本能力;能够将所学到的药用植物学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课程特色:
积极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针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积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新型教学手段,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讲授中还采用了现场实物演示的教学方法,并大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中药学类本、专科学生,药用植物学课程。
期末考试(闭卷)占60%,实习、实验(野外实地考试和实验课完成情况)以及线上和线下自主学习、出勤、平时测试、讨论等成绩占40%。
绪论、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绪论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类型
第二节 维管束及其类型
第三章 根
第一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
第二节 根的构造
第四章 茎
第一节 茎的形态和类型
第二节 茎的构造
第五章 叶
第一节 叶的形成和形态
第二节 叶的构造
第六章 花
第一节 花的形态和类型
第二节 花的描述
第三节 花序
第七章 果实与种子
第一节 果实
第二节 种子
第八章 药用植物的分类概述
第一节 植物分类单位及其命名
第二节 植物分类系统与分门别类
第三节 常用药用植物分类
第九章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速课
第一节 藻类植物
第二节 菌类植物
第三节 地衣植物
第十章 高等植物(一)
高等植物(一)速课--苔藓、蕨类
第一节 苔藓植物
第二节 蕨类植物
第三节 裸子植物
第十一章 高等植物(二)
第一节 被子植物、三百草科-芍药科
第二节 被子植物小檗科-五加科
第三节 被子植物伞形科- 鸢尾科
实验课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临时制片法
中药学、拉丁语
学校资源
1.实践资源:植物图片、实验室标本、七星百草园、野外实践基地
2.图书资源:教程:刘春生主编 《药用植物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翁丽丽、齐伟辰主编《中药资源与鉴定实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教辅:《东北植物检索表》,科学出版社;《中国药用植物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网络资源:FRPS《中国植物志》全文电子版网站https://frps.eflora.cn/;手机中国植物志APP;CVH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https://frps.eflora.cn/;中国高等植物图鉴https://www.eflora.cn/;我校学习通“药用植物学”网络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