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B1,化工原理B2
课程编号:103000015,103000016
课程形式:理论课(含实验、实训)
课程平台:专业教育平台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112学时(理论68学时、实践32学时、指导自学12时),6学分。
开设学期:第5,6学期
开课单位:药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
主讲教师:齐滨、于智莘、李洁琼
授课对象: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中药学、中药剂学。
课程考核:
1.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考核。理论考试成绩占70%,实验课平时成绩及实验考核占30%。
2.评价方法采用提问、批改作业、综述及论文写作、测试、考试、面试、际操作和笔试等进行。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学生从实验方案开始独立设计、独立思考,课前必须设计案,实验结束后交实验结果。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的能力。
4.化工原理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化工原理实验成绩占化工原理总成绩的20%。
化工原理实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如下:
平时成绩: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实验操作占化工原理实验总成绩的50%。
实验报告、实验作风,占化工原理实验总成绩的50%。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考察、分析和处理化学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把制药单元操作推向新高度。
二、课程具体目标、内容和要求
化工原理是化工、制药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化工原理属工科科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化工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的若干"单元操作"。它是为制药工程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单元操作基本技能,从而为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含授课、习题讨论课、实物教学、电视录像和生产实习现场的讲授、指导。课堂教学应废除灌输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不断把学科最新成果引入教学,采用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用提问、启迪、讲授、探讨、总结的方式教学,达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习题讨论课的目的是巩固基本理论和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计算能力。 实物教学、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生产实习现场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更清楚的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从而减少课堂讲授内容。
本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本课程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物理化学三门先修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对于高等数学: 要求熟悉微积分及微分方程等内容。对于普通物理: 要求对力学、热学、电学、物态和光学等概念清楚, 内容熟悉。对于物理化学: 要求对热力学、相平衡、溶液理论、分子运动理论等章节的概念清楚, 内容熟悉。化工制药和药物制剂类及相近专业的“制药设备”等均为本课程的后继课。
三、课程实施和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课时为68学时,指导自学12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下设7个实验项目。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视频教学,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结合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习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其中塔设备章节为指导自学章节,2学时,干燥设备和传热设备的介绍为自学章节,4学时,蒸发设备为自学章节,2学时,萃取设备为自学章节2学时,传质设备为自学章节,2学时。
(二)评价方式
1.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考核。理论考试成绩占60%,实验课平时成绩及实验考核占40%。
2.评价方法采用提问、批改作业、综述及论文写作、测试、考试、面试、际操作和笔试等进行。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学生从实验方案开始独立设计、独立思考,课前必须设计案,实验结束后交实验结果。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的能力。
4.化工原理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化工原理实验成绩占化工原理总成绩的20%。
化工原理实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如下:
平时成绩: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实验操作占化工原理实验总成绩的50%。
实验报告、实验作风,占化工原理实验总成绩的50%。
(三)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充分发挥富媒体的优势,结合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通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寻找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条件特殊要求
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性较强,为了充分发挥工科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将制药工程类课程的上下游课程融会贯通,我们利用校内模拟药厂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知,同时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生产实际,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利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考察、分析和处理化学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把制药单元操作推向新高度。
化工原理课程平时成绩占40%,卷面成绩占60%,卷面成绩及格后,计算综合成绩。
第一章 绪论
单位换算
绪论2
绪论5
绪论3
绪论4
绪论1
第三章 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输送视频课程
1
流体输送机械
2
第八章 精馏
精馏
第十一章 萃取
萃取4
萃取2
萃取3
萃取5
萃取1
第十章 吸收
吸收3
吸收1
吸收2
第二章 流体流动
流体流动2
流体流动7
流体流动5
流体流动6
流体流动4
流体流动3
流体流动1
流体流动小视频教学
第九章 干燥
干燥2
干燥4
干燥小视频
干燥3
第六章 蒸发
蒸发2
蒸发1
第七章 结晶
结晶2
结晶1
第四章 传热
传热4
传热小视频
传热5
传热3
传热2
传热1
第五章 非均相分离
1
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
1. 贾绍义, 柴诚敬. 化工原理(单册),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柴诚敬, 贾绍义. 化工原理(下册), 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 陈敏恒, 丛德滋, 方图南, 等. 化工原理(下册), 4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4. 谭天恩, 窦梅, 等. 化工原理(下册), 4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5. 丁忠伟, 刘丽英, 刘伟. 化工原理(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