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无损检测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8月25日 ~ 2023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无损检测 NDT ,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 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 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非破坏性;(2)全面性;(3)全程性;(4)可靠性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日益受到各个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部门的重视,不仅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运行中设备的在役检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在内容上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其种以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打好基础理论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案例分析,二者结合达到相应达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引导和拓宽的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和本课程关联度极高的工作。
无损检测 NDT ,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 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 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非破坏性;(2)全面性;(3)全程性;(4)可靠性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日益受到各个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部门的重视,不仅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运行中设备的在役检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在内容上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其种以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打好基础理论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案例分析,二者结合达到相应达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引导和拓宽的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和本课程关联度极高的工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即非破坏性检测,就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为获取与待测物的品质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情报所采用的检查方法。

《无损检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大四上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共32学时,2个学分。本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引导和拓宽的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和本课程关联度极高的工作。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获得以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1、熟悉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2、熟悉检测装置和检测基本技术;3、掌握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4、掌握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

        能力目标:1、能利用无损检测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识别产品的组织缺陷;2、能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

       本课程综合采用线上教学,结合慕课堂、QQ群讨论、云上答疑等形式,提升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活跃度,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1、熟悉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2、熟悉检测装置和检测基本技术;3、掌握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4、掌握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

        能力目标:1、能利用无损检测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识别产品的组织缺陷;2、能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


成绩 要求

线上总成绩=线上单元测验一+线上单元测验二+线上单元测验三+期中测验+讨论+作业+视频观看

课程大纲

第2章 射线检测

2.射线检测与射线的分类和产生

2~3

4.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射线的衰减

6.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

7.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1)

8.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2)

9影响射线照相影像质量的基本因素

10、透照布置

11、透照参数

12、曝光曲线

13、典型工件的透照技术

14、常见缺陷的影像特征

射线检测作业

第3章 超声检测

15~29

17、超声波的声场

18、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1)

20、超声波的衰减

19、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2)

21、超声检测仪

22、超声探头

23、试块和耦合剂

24、超声检测方法

25、扫描速度的调节

26、超声检测缺陷的定位

27、规则反射体的声压

28、灵敏度的调节

29、超声检测缺陷的定量

16、超声波的分类产生和接收

预备知识

具备金属材料工程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

参考资料

[1]刘贵民,马丽丽.无损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邵泽波,刘兴德.无损检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王自明.无损检测基础知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李喜孟.无损检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李国华,吴淼.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磁粉检测(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无损检测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常州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魏坤霞

魏坤霞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