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无损检测 NDT ,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 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 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非破坏性;(2)全面性;(3)全程性;(4)可靠性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日益受到各个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部门的重视,不仅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运行中设备的在役检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在内容上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其种以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打好基础理论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案例分析,二者结合达到相应达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引导和拓宽的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和本课程关联度极高的工作。
无损检测 NDT ,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 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 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非破坏性;(2)全面性;(3)全程性;(4)可靠性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日益受到各个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部门的重视,不仅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运行中设备的在役检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在内容上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其种以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打好基础理论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案例分析,二者结合达到相应达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引导和拓宽的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和本课程关联度极高的工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即非破坏性检测,就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为获取与待测物的品质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情报所采用的检查方法。
《无损检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大四上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共32学时,2个学分。本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引导和拓宽的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和本课程关联度极高的工作。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获得以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1、熟悉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2、熟悉检测装置和检测基本技术;3、掌握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4、掌握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
能力目标:1、能利用无损检测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识别产品的组织缺陷;2、能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
本课程综合采用线上教学,结合慕课堂、QQ群讨论、云上答疑等形式,提升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活跃度,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1、熟悉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2、熟悉检测装置和检测基本技术;3、掌握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4、掌握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
能力目标:1、能利用无损检测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识别产品的组织缺陷;2、能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
课程大纲
第1章 无损检测绪论(2学时)
1.掌握无损检测的定义和目的。
2.了解焊接缺陷的种类和相关因素。
3.了解无损检测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要求学生:了解无损检测的定义、目的、作用、特点。
第2章 射线检测(13学时)
1.掌握射线的产生及性质;X射线谱;光量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射线检测的三个基本要素。
3.了解X射线检测设备;γ射线检测设备;掌握射线照相感光材料;透度计。
4.掌握透照布置;基本透照参数(射线能量、焦距、曝光量);散射线的控制;典型工件的透照技术。
5.了解底片上常见缺陷的识别;伪缺陷的辨认;被检物的质量评定。
6.了解平板对焊、管状工件对焊、板或管材搭接、角焊缝的射线检测;实时射线照相技术。
要求学生:掌握射线检测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应用场所以及基本步骤 ;并能分析结果给出基本正确的评价。
第3章 超声检测(15学时)
1.掌握超声波及其波型;超声波的产生和接受;超声波声速、波长和频率;超声波的声场及其特征量。
2.掌握超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及波型转换;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了解检测条件的选择;超声波常用探伤方法;缺陷的定位、定量、定性。
4.了解锻件探伤;对接焊缝超声检测。
要求学生:掌握射线检测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应用场所以及基本步骤 ;并能分析结果给出基本正确的评价。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总成绩=线上课堂作业*10%+线上单元测验*40%+线上期末考试成绩*50%
参考资料
[1]刘贵民,马丽丽.无损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邵泽波,刘兴德.无损检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王自明.无损检测基础知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李喜孟.无损检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李国华,吴淼.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磁粉检测(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无损检测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