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办学定位于“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针对中国西部地质条件复杂,矿床类型多且成因复杂;资源潜力大,资源勘查开发难度大,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不易的特点,培养地学专业人才。《矿床学》课程通过 60 余年的建设积累,在实习实践教学方面最具特色。
《矿床学》是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等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矿床学是以矿床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要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从而为查明矿床成因、找矿预测和矿石综合利用提供依据。课程体系以成矿作用为主线,即以外生成矿作用、内生成矿作用和叠生成矿作用为其体系结构。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具有在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
本课程以资源勘查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矿勘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以服务四川、服务全行业的高级地矿勘查高级人才培养为中心。针对我校区位情况和西部地区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室内实验教学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较高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的高级矿产资源勘查人才。
本门课程总分为100分,由四部分组成:
1、单元测验,全部完成,占总分40%。
2、单元作业,全部完成,并进行互评,占总分40%。互评计分规则为: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5个,未参与互评的同学将给与其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同学将给与其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同学将给与其所得分数的100%。
3、交流讨论,在课堂交流讨论区参与老师发布的话题,回复3次及以上,可以获得满分,占总分20%。
总评成绩60分~84分,为合格;总评成绩85分~100分,为优秀。
第一章 绪论
1.1 矿产资源及意义
1.2 矿床学发展简史
1.3 矿产资源属性
1.4 矿床研究的内容和一般方法
绪论(课程思政)
讨论
讨论
绪论课后小测
第二章 矿床的基本概念
2.1 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2.2 矿床的分类
矿床的基本概念课后小测
矿床的基本概念课后作业
第三章 成矿作用总论
3.1 成矿物质来源
3.2 元素的富集与成矿
3.3 成矿流体的来源
3.4 成矿流体中元素的迁移
3.5 成矿流体中元素的沉淀
成矿作用总论作业
成矿作用总论课后小测
第四章 岩浆矿床
4.1 岩浆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4.2 岩浆矿床的成矿条件
4.3 岩浆结晶分异矿床
4.4 岩浆熔离矿床
4.5 岩浆喷发矿床
讨论
岩浆矿床课后小测
岩浆矿床单元作业
第五章 伟晶岩矿床
5.1 伟晶岩矿床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5.2 伟晶岩矿床的成因理论
伟晶岩矿床(课程思政)
伟晶岩矿床课后作业
第六章 接触交代矿床
6.1 接触交代矿床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6.2 接触交代矿床的成矿条件
6.3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
接触交代矿床单元测验
接触交代矿床课后作业
第七章 热液矿床
7.1 热液矿床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7.2 成矿作用方式——充填和交代
7.3 围岩蚀变
7.4 岩浆热液矿床分论-岩浆热液矿床
7.5 地下水热液矿床(上)
7.5 地下水热液矿床(下)
7.6 海水热液矿床(上)
7.6 海水热液矿床(下)
热液矿床课后小测
热液矿床课后作业
第八章 火山成因矿床
8.1 火山成因矿床的概念及分类
8.2 斑岩型矿床
8.3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火山成因矿床(课程思政)
火山成因矿床课后小测
第九章 风化矿床
讨论
9.1 风化矿床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9.2 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
9.3 风化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类型
9.4 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风化矿床课后小测
风化矿床课后作业
第十章 沉积矿床
讨论
讨论
10.1 沉积矿床概述
10.2 机械沉积矿床
10.3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上)
10.3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下)
10.4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上)
10.4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下)
10.5 蒸发沉积矿床(上)
10.5 蒸发沉积矿床(下)
沉积矿床概论与机械沉积矿床测验
沉积矿床2(胶体、生物、蒸发)课后小测
第十一章 生物化学能源矿床
11.1 煤矿床
11.2 石油和天然气矿床
生物化学能源矿床课后小测验
第十二章 变质矿床
12.1 变质矿床概念、特点及意义
12.2 变质成矿作用与类型
变质矿床课后小测
变质矿床课后作业
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矿相学等
1.《矿床学》(第三版).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矿床学》. 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3.《矿床地质原理》.郑明华等.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4.《中国矿床》(上、中、下), 《中国矿床》编委会.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994.
5.《矿床实习指导书》.温春齐,孙燕,刘文周,龙训荣.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内部出版). 2007.
6.《The World of Mineral Deposits A Beginner’s Guide to Economic Geology》. Neukirchen and Ries.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2020.
7.《Geochemstry of Mineral deposits》. Holland et al. eds.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Volume 7, New York: Elsevier Sci. 2014.
8.《Ore Deposit geology》.Ridle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9.《Hydrotherm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Systems》.Pirajno.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9.
10.《Introduction to Ore-forming Processes》.Robb.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11.《Understanding Mineral Deposits》Misra. Kluwer Academic Pub. 2000.
12.《Ore Geology and Industrial Minerals An Introduction》(3rd edition)Hallam et al. Blackwell Science Ltd. 1993.
13. 英文期刊《Economic Geology》、《Ore Geology Reviews》、《Mineralium Deposita》等.
★ 对于本门MOOC,应该怎么开展学习?
学习前要先浏览课程介绍页,了解课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课程概述、作业布置等;及时上课,按时完成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多参与讨论区互动,按时完成期末考试。
★ 要是我有问题不懂怎么办?
有问题可以到讨论区发帖寻求解决,课程团队会尽快为您答复。
★ 作业要求难吗?
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难度都不大,同学们可通过授课视频、所列教材或网络查找等方式获得解答思路,也请注意完成单元作业后要及时参与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