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跨文化交际
分享
spContent=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重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和比较中国与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化观念和习俗,熟悉中西方交际的主要差别,提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包容性,避免在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该课程共10个单元,计划时长32学时。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最终形成跨主要介绍一些有关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本课程主要探究中英文化,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中英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文化及跨文化交际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文化交际能力。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中英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并为学生提供不同语境下的交际场景演练,使他们认识到, 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授课目标

了解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原因以及在思维模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了解一定的西方国家文化及习俗。

参考资料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Lisa A. Stefani, 200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跨文化交际学的Bible)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短小精练,高度概括)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2008,《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学习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Linell Davis, 2001,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中西文化之鉴》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老外的亲身经历,有丰富的第一手案例)

周仪,2003,《中国文化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用英文撰写,系统介绍中国文化)

樊葳葳, 2009, 《跨文化交际视听说》,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