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7年,我院就为本科生开设了《基因工程实验》,是国内较早开设该课程少数高校之一。2004年在全院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以基因工程实验为核心,分别将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依附于理论课的实验课进行了剥离并系统性地整合,最终形成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这门课。随后经过连续2年的课程建设,在2007年课程验收中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又经过2年的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形成具有年轻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完整的实验内容体系、具有自主编写出版的正式教材以及教学多媒体网络化等突出特点的一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已成为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本课程组具有一支业务水平高,充满活力,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担任该课程的教师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岗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任课教师治学严谨,求知欲、责任感强,梯队合理,具有团队精神,并能不断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中,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带进课堂,把课题研究的成熟技术转化成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巩固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树立学生科学务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利于将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本课程特点,积极进行考试方法改革与探索。最终成绩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的综合:操作、出勤(占30%);网上测试、答疑及讨论(占10%);小论文(占40%);笔试(占20%)。以写论文的形式代替实验报告,完全按照科研论文的要求,将完整的实验内容以论文的形式提交。该方法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第一讲 目的基因获得
第一讲测验
1.1 EGFP 基因的PCR扩增及产物回收
第一讲作业
总论 分子生物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总论作业
第二讲 T-A重组和转化
第二讲测验
2.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转化大肠杆菌细胞
第二讲作业
第三讲 质粒提取、酶切鉴定
第三讲测验
3.1 DNA重组 – 阳性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第三讲作业
第四讲 诱导蛋白表达
第四讲测验
4.1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第四讲作业
第五讲 蛋白的提取及亲和层析纯化
第五讲测验
5.1 表达产物的亲和层析纯化
第五讲作业
第六讲 蛋白质鉴定
第六讲测验一
第六讲测验二
6.1 表达产物检测——SDS-PAGE
6.2 表达产物检测——Western Blot
第六讲作业一
第六讲作业二
总论后篇 分子生物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完结篇
总论后篇作业
本课程围绕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分子克隆,从目的基因的获得、质粒载体提取、体外重组、转化大肠杆菌、蓝白筛选、重组基因的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分离纯化和鉴定等一套完整的原核目的基因克隆和表达程序。
参考资料
教 材:
刘晓晴 等.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美] J.萨姆布鲁克 D.W. 拉塞尔 著,黄培堂等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2002
魏群等.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第三版. 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