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19周 已有 647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25)
spContent=​《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讲述了生物体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功能以及在代谢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规律;遗传信息表达调控基本规律,基因工程相关理论及应用。本课程将为日后从事制药行业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应的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专业思维方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讲述了生物体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功能以及在代谢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规律;遗传信息表达调控基本规律,基因工程相关理论及应用。本课程将为日后从事制药行业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应的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专业思维方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也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是当代生物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和阐述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关系的一门科学。

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盐和水分等,此外还有多种含量较少而对生命活动极为重要的维生素、激素和微量元素。生物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这些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些内容也被称为静态生物化学。

生物体内的各种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不断进行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多种多样,复杂而又有规律的化学变化。这一系列化学变化就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称为新陈代谢。它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环节,代谢一停止,生命也就随之停止,所以生物化学的另一任务就是研究代谢的规律。这些内容又被称为动态生物化学。

生物体尤其是人体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研究代谢反应与生理功能的关系也是了解生命现象规律的重要环节之一,称为功能生物化学。

总之,生物化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体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的关系,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以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目标,通过对蛋白质、酶和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等运动规律的研究来阐明生命分子基础,从而探索生命的奥秘。   

授课目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分子水平阐释生命现象奥秘的高度理论化和定向研究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以提供新的产品或提升产品质量,比如食品与饮料、医学健康服务、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因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质量控制、临床诊断、生物生产、遗传操作等技能及原理。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 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内容和任务;2. 掌握中国在世界生物化学发展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3. 掌握生物化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4. 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
1.1 研究内容、历史以及与药学学科的关系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课时目标:1. 重点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重要性质;2.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特点;3. 熟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 了解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2.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2.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3 蛋白质的性质
2.4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2.5 本章小结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课时目标:1. 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2. 掌握核酸的重要性质;3. 熟悉核苷酸类辅酶的结构与功能;4. 了解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3.1 DNA的结构
3.2 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3.3 核酸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
3.4 本章小结
维生素与无机盐
课时目标:1. 掌握维生素的定义及分类、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及其缺乏症。2. 重点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及辅酶形式。3. 熟悉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
4.1 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
4.2 水溶性维生素结构、性质和功能
4.3 本章小结
课时目标:1. 掌握:酶的概念与分类、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的多样性、酶活力单位与酶的比活力及相关计算。2. 重点掌握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概念特点、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竞争性抑制作用特点。3. 熟悉核酶、固定化酶与抗体酶的概念、不可逆抑制的概念和应用。4. 了解酶的生物学意义、酶的习惯命名法、酶在医药上的应用。
5.1 酶的化学本质、组成及功能
5.2 酶促反应动力学
5.3 酶活的测定及重要的酶类
5.4 酶在医药上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生物氧化
课时目标:1. 掌握呼吸链的概念及主要组成成分、高能磷酸化合物概念及体内重要的高能化合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2. 重点掌握NADH和FADH2呼吸链组成及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机制、氧化磷酸化抑制剂。3. 熟悉生物氧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4. 了解生非线粒体氧化的特点。
6.1 呼吸链
6.2 高能磷酸化合物
6.3 本章小结
糖代谢
课时目标:1. 掌握体内重要的糖的化学结构特点。2. 掌握体内重要的糖分解过程(糖酵解、TCA、磷酸戊糖途径等)和生理意义。3. 掌握糖原合成及分解。4. 掌握糖异生作用过程及生理意义。5. 掌握糖代谢调节机制。
7.1 糖化学
7.2 糖的分解代谢
7.3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7.4 血糖水平的调节
7.5 本章小结
脂质代谢
课时目标:1. 掌握体内重要的脂、脂肪酸的化学结构特点。2. 掌握体内重要的脂肪分解过程和生理意义。3. 掌握脂肪合成过程及生理意义,酮体代谢过程及意义。4. 掌握脂类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和脂蛋白组成和功能。5. 了解类脂的代谢过程。
8.1 脂质的化学
8.2血浆脂蛋白
8.3脂肪酸代谢
8.4 本章小结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课时目标:1. 掌握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及蛋白质消化与吸收过程。2. 重点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3. 掌握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氨在体内的运输形式。4. 掌握一碳单位的定义、运输形式和生理意义。5. 掌握个别氨基酸代谢与疾病的关系。
9.1 蛋白质的营养、消化、吸收和降解
9.2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9.3 一碳单位
9.4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9.5 本章小结
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课时目标:1. 掌握核酸的消化与吸收过程。2. 重点掌握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从头合成途径、补救合成途径)。3. 掌握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4. 了解核苷酸代谢与相关抑制剂和药物。
10.1 核酸的消化与吸收
10.2 核酸的分解代谢
10.3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0.4 本章小结
代谢调控总论
课时目标:1. 掌握酶水平的调节;代谢抑制剂和抗代谢物的基本概念与应用。2. 熟悉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相互关系。3. 了解细胞区域化调节。
11.1 代谢调控
基因和基因组
课时目标:1. 掌握原核基因组和真核基因组结构的基本特点;2. 熟悉真核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的种类及应用;3. 熟悉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内容与应用;4. 了解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5. 了解我国基因组相关研究工作。
12.1 基因和基因组
DNA的生物合成
课时目标:1. 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及其在复制过程中的作用;2. 掌握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3. 熟悉DNA复制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4. 了解真核生物线性DNA复制的“末端”问题和端粒的概念,端粒酶如何解决“末端”问题。
13.1 DNA的复制
13.2 DNA的损伤和修复
13.3 DNA生物合成测试
RNA的生物合成
课时目标:1. 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和功能作用特点。2. 掌握mRNA转录过程,转录起始,延长,终止三个阶段。3. 掌握真核细胞mRNA转录后加工过程。4. 熟悉RNA转录的一般特征,不对称转录,编码链,模板链等基本概念。5. 熟悉反转录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6. 了解真核生物转录过程。
14.1 转录
14.2 转录后加工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课时目标:1. 掌握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2. 掌握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具体过程,氨基酸活化,起始,延长,终止四个阶段;3. 掌握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输送;4. 熟悉几种典型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15.1 翻译
基因表达调控
课时目标:1. 掌握基因概念、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2. 掌握基因的基本表达和诱导阻遏两种表达方式;3. 掌握Lac操纵子和Trp操纵子的调控机制;4. 熟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16.1 操纵子
16.2 RNA干扰
现代生物技术
课时目标:1. 掌握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酶类,特别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 掌握重组DNA技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3. 掌握重组子的筛选方法,如蓝白斑筛选、营养缺陷型筛选;4. 熟悉分子印迹、PCR和生物芯片等技术。
17.1 重组DNA技术
17.2 癌症基因及其诊断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基础

参考资料


教材:

张玉彬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 北京: 人民卫士出版社, 2015.

主要参考书:

1. 姚文兵.生物化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 周春燕, 药立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九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朱圣庚, 徐长法. 生物化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 David L. Nelson, Michael M.COX.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2017.

5. 王希成. 生物化学(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6. 张景海. 药学分子生物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中国药科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刘煜

刘煜

教授

推荐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冲刺/考研-5小时突击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攻城狮-fighting

6753人参加

机械设计期末冲刺-3小时突击机械设计

Missyang杨老师

5296人参加

机械原理不挂科-5小时学完机械原理

猴博士爱讲课

173395人参加

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上新早鸟价】

机械攻城狮-fighting

6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