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是高等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锅炉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蒸汽热能的设备,是火电厂中三大主要设备之一,它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从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一个主要对象。开设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及锅炉运行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工程和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备局部改造及设计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为从事锅炉运行、管理、调试和安装检修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锅炉的燃料、燃烧设备、传热过程、水动力过程、受热面的布置、受热面的外部工作过程、蒸汽的净化与水工况、锅炉的启动与运行等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锅炉设计的基础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安全运行方面的知识。
该课程的主要特色是采用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多种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方法设计和制作课程资源:
(1)对于原理和系统的介绍,采用了Flash技术实现了动画演示,使学生对各个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与理解;
(2)对于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介绍,采用了3DsMax、Solidworks及Creator等软件实现了三维建模和仿真,使学生对各个设备的组成及内部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3)对于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Visual C++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分别实现了虚拟仿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专业目标:
(1)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的设计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以及锅炉运行的基本知识,了解电站锅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工程和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备局部改造及设计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3)设计锅炉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锅炉运行操作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的意识及评价的方法。
(4)分析解决锅炉设计与优化控制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够应用Excel、Origin等软件进行锅炉设计或校核计算的能力。
(5)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能够分析事故原因,并运用所学知识、有针对性的提出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程育人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有本领、勇担当、善创新的时代新人;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法制意识,责任与义务;规范有序、诚信守时、合作沟通;
(3)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精神与工匠精神:大胆探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全神贯注;
(4)培养学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5)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大局意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1、学习完成全部教学视频和单元测试;
2、60-79分 :合格;80-100分:优秀
第一章 绪论
1.3 锅炉的重要指标与发展
1.2 锅炉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1 锅炉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章 锅炉燃料
2.4磨煤机
2.3煤粉性质
2.1燃料成分及主要特性
2.6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
2.5制粉系统
2.2燃烧计算
2.7煤粉燃烧理论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 锅炉燃烧设备
3.4 典型直流燃烧器
3.3 煤粉气流着火
3.5 煤粉炉炉膛
3.1 燃烧设备及直流燃烧器
3.2 旋流燃烧器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 锅炉受热面
4.1 锅炉蒸发受热面
4.4 汽包锅炉汽温调节
4.2 过/再热器工作特点与结构
4.5 直流锅炉汽温调节
4.6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4.3 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 锅炉热力计算
5.4 受热面热偏差和壁温计算
5.1 锅炉热平衡计算
5.5 锅炉机组的设计和布置
5.2 炉内辐射传热计算
5.3 对流/半辐射受热面传热计算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锅炉内部过程
6.3 直流锅炉与复合循环锅炉
6.1 两相流动和传热
6.4 直流锅炉流动特性
6.6 给水品质及锅炉水工况
6.5 蒸汽品质及净化
6.2 自然循环与控制循环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 锅炉外部过程
7.2 腐蚀与磨损
7.3 低NOx燃烧及脱硝技术
7.1 结渣与积灰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八章 锅炉运行
8.1 锅炉启停与运行
8.2 锅炉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
第八章单元测验
先修课:高等数学、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传热学等课程。
1.周强泰. 锅炉原理(第3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叶江明.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四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3.容銮恩. 电站锅炉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樊泉桂. 锅炉原理(第2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5.冯俊凯. 锅炉原理及计算(第3版)[M].科学出版社,2003;
6.赵伶玲,周强泰. 锅炉课程设计 [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7.车得福,庄正宁,李军,王栋. 锅炉(第2版)[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问题1:相关教学资源能否下载?
答:教学内容中的有关教学资源不能下载,可在线观看;如果有需要,可与课程负责人联系!
问题 2 :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答: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本平台提供的讨论区提问,老师会在看到问题后第一时间为您解答;期末考试之前,会安排集中答疑时间,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问题3:如何与主讲教师联系
答:(1)可通过讨论区给老师留言;(2)可加入慕课学习QQ群与老师交流,群号码:856766381;(3)可给主讲教师冯磊华老师发邮件,邮箱地址:44197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