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衣着,是一个人最直观的形象名片,
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你的衣着,就是你生活的样子。
色彩,是第一视觉元素,
色彩搭配,是服装设计师的核心能力,
也是个人服饰搭配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神秘莫测,而使普通人很难踏入色彩的大门,
《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正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服饰色彩与搭配》这门课程正是给大家递送密钥的双手,同时,它也是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少数民族服装与服饰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子课程,它是一门原创色彩美学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公共艺术通识课程,更是一门社会学习者普及美育课程。课程立足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专业技能与全民美育的双重课程特性,将服饰色彩搭配“外在美”与东方服饰美学“内在美”完美融合,实现内外兼修的德技同修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
课程以新时代美育精神为指导,深入产教融合,前瞻服饰行业“应场穿衣”新趋势、新业态、新职业,紧贴本专业色彩搭配师、服装设计师等岗位特性和能力要求,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从服饰色彩生活应用场合着手,以美的传递为核心,重构“形式并进、内容递进”的四大模块,划分了十二个项目任务。根据各应用模块特点,设计色彩和谐、色彩韵律、色彩对比,到色彩百变情境的色彩搭配能力递进内容,同时深挖各模块美学内涵,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美”思想巧妙融入情境化色彩项目任务中,搭载“衣色和鸣 大美同行”课程主线,挖掘出服饰色彩与搭配的礼仪之美、工艺之美、古蕴之美及人文之美,分布融入职业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亲密关系四个生活化场合任务中,构成“衣礼相待”、“衣艺相传”、“衣脉相承”、“衣情相守”4大模块思政引领和12个项目思政主题。
【实施评价】
课程以真实项目任务为驱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一体双线、三环五美”教学模式和“美技双线”育人策略,按“(课前)传递美-走近美、(课中)赏析美-表现美、(课后)升华美”的“三环五美”实施课程教学,将中华文化之美和专业技能同步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以精美的微视频和动画资源提升学生主动性;应用交互动画、虚拟试衣、原创服饰色彩搭配虚拟实训系统有效解决重难点;通过美学话题线上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深化对服饰色彩内涵的理解;应用平台记录数据,从考勤、作品到思政观测,全面精准,通过课程数字化评价系统,多元动态评测学生知识、技能与素养提升情况。
【特色创新】
1.以“见微知著”理念创新了“颗粒化”资源建设策略
以“学问之小微”故事化融合、“生活之细微”生活化呈现、“资源之精微”碎片化组织,“态度之入微”精准化实施为资源建设策略,建设了融技艺美和内在美的“颗粒化”教学资源,开发了“应场穿衣”百变色彩精灵原创卡通IP形象,使课程更有吸引力。
2.实施“美技双线”育人策略创新了“一体双线、三环五美”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以美的追求为驱动,以技能学习为载体,以传递服饰色彩搭配技艺美和达成学生内在美为目标,通过“一体双线、三环五美”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传承中华美学内涵,由外而内传递服饰色彩之美,塑造学生由内而外的美好品格。
【课程三维目标】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提升审美修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民生情怀,具有“设计为人民服务”“人本设计”的意识,以及设计师的责任与担当,引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能力目标:能根据12个TPO场合色彩应用情境,运用相应原理法则、色彩搭配方法掌握不同场合服饰色彩表现、灵活应用与搭配设计能力,以及不同场合的服饰色彩与搭配综合能力;能根据不同TPO场合进行相应的服饰色彩与搭配设计以及内涵创造;能运用中华优秀传统元素在不同场合服饰色彩搭配中进行创新应用。
3.知识目标:熟知有彩色和无彩色的色彩情感、寓意,以及搭配知识;掌握对比调和、合理合礼等服饰色彩搭配原理与法则;熟悉12个TPO场合色彩搭配应用技巧等理论知识,以及服饰风格、服饰面料、服饰工艺、服饰文化、服饰纹样等相关知识。
【课程美学意义】
实现“术”到“艺”、“心”的全面提升,开启内外兼修的魅力色彩人生。并开创美的色彩事业,在美丽四射的色彩人生路上,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和服饰搭配师。
1.实现“术”的提升
解决服饰穿搭问题,实现穿衣四等级飞跃,提升形象气质,增强自信,打造百变形象。
2.实现“艺”的提升
提升自身艺术审美,从色彩中感悟艺术文化,提升艺术修养。
3.实现“心”的提升
用心感悟色彩,找到生命中百变的色彩精灵,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并让色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开启“心”的美妙色彩人生。
1.面向服装专业学生:发挥课程作为服装专业核心课的功能,培养学生服饰色彩搭配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前期有一定的造型表现基础,并对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服装材料有一定知识储备。
2.面向社会学习受众:发挥课程作为社会大众美育课的功能,学习无需预备知识,所有热爱服饰、热爱色彩、热爱穿搭、热爱旅游、热爱生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朋友都可以加入学习。
《服装色彩》(第三版),张姝琳,书号:978-7-04-041616-9,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2018年12月重印),“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服装色彩》(第四版),郑军、刘沙予,(书号:9787122376831),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出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心灵色彩解析》,方珠著,书号:978-7-04-5676-2588-4,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问题1:课程学习包括观看视频、PPT学习(主要用于疑难问题查阅)、单元测试及结课考试,一定要记得哦。
问题2:课程讨论、单元话题也需要参加哦,多多互动,计入成绩考核的哦。
问题3:注意语言文明,不允许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哦。
问题4:课程设计和内容均为原创,课程资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哦。
问题5:大家也可以加入服饰色彩与搭配学习QQ群哦1028161636、581080334,即将启动课程微信公众号“色彩精灵·服饰”和抖音号,敬请期待吧。
特别说明:
鉴于本课程性质和学生学习需要,将大量播放色彩相关图片和视频,课程素材很多来自网络,由于工作量巨大,未能一一注明图片出处与相关机构名称,在此向所有课程所涉图片机构致歉并致谢!如发现图片或视频案例有侵犯贵公司或个人利益的内容,请和我联络并删除,谢谢。
Email: 14480886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