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小组工作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25日 ~ 2024年03月12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05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
spContent=《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做好一名社工,做一名好的社工,你都需要学习《小组工作》课程!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小组工作有其特性及发展规律,在不同服务场景中运用会有所不同,应在掌握基础知识及核心技巧的前提下,有差异的、灵活的应用于具体实务场景中。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做好一名社工,做一名好的社工,你都需要学习《小组工作》课程!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小组工作有其特性及发展规律,在不同服务场景中运用会有所不同,应在掌握基础知识及核心技巧的前提下,有差异的、灵活的应用于具体实务场景中。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小组工作》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开课已有20年时间,主要针对社会工作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开设在学生在校期间第三个学期。教学资源较丰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和成熟,具备线上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组织与实施四类小组的能力,即家庭小组工作、学校小组工作、社区小组工作、院舍小组工作。这四类小组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的,上一阶段学习是下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且较好回应了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学习需求。课程着力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小组工作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为学生将来在小组工作社工、游戏辅导师、团体辅导师等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开课以来,学生普遍反映《小组工作》的知识与技巧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的评价普遍较好。

  课程特色与亮点:第一,本课程基于“能力递进理论”浅深有序的培养学生能力,确保课程兼顾不同学习需求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课程探究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法,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将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与素养点转化为具体的任务项目,通过任务完成帮助提升学习者学习效率。严格遵循行动导向六步教学阶段,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技能、素养的内化、强化、巩固和迁移,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及自信心。



授课目标

       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为民爱民情怀、社会服务伦理、集体责任意识,掌握小组工作类型、功能、理论、模式、结构及流程等知识,能够在家庭、学校、社区、院舍场景中运用设计、筹备、建立、维持、结束、评估等能力,顺利组织与实施4个小组的小组工作人才。

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
课时目标:对小组(团队)有一个初步印象;熟悉课程要求
1.1课程介绍-什么是团队
1.2课程标准
项目一 家庭小组工作
课时目标:组织与实施一个家庭小组
任务1.1 确定小组类型
任务1.2 识别小组功能
任务1.3 识别小组动力
任务1.4 确定小组理论
任务1.5 确定小组模式
任务1.6 确定小组目标
任务1.7 策划小组方案
任务1.8 协助组员认识
任务1.9 处理组员矛盾
任务1.10 检视目标达成
项目二 学校小组工作
课时目标:组织与实施一个学校小组
任务2.1 识别组员特征
任务2.2 构建小组重点
任务2.3 设计小组活动
任务2.4 实施小组筹备
任务2.5 形成小组约定
任务2.6 指导小组发展
任务2.7 处理离别情绪
任务2.8 评估小组过程
项目三 社区小组工作
课时目标:组织与实施一个社区小组
任务3.1 打好地区关系
任务3.2 招募小组组员
任务3.3 调查组员需求
任务3.4 识别组员需求
任务3.5 确立参与规则
任务3.6 引导权力冲突
任务3.7 评估小组成效
项目四 院舍小组工作
课时目标:组织与实施一个院舍小组
任务4.1 识别沟通行为
任务4.2 识别沟通角色
任务4.3 带领组员参与
任务4.4 协助组员重建
任务4.5 设定跟进服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社会工作概论》基础知识;

2、参加成长小组的经验。

参考资料

1.刘梦(2007),小组工作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吕新萍(2013),小组工作(第二版)(21世纪社会工作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红英(2012),小组工作,山东人民出版社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5 位授课老师
王松

王松

教授

谢艳园

谢艳园

讲师

胡月

胡月

讲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59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