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希望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其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希望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其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由于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且其他系统和器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支持协调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结构改变,因此神经病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课程主要应用于五年制、八年制医学本科生,也可以应用于住院培训医师和医务工作者。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学案例设计,临床技能模拟,临床见习对本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授课目标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本课程的授课目标主要在于希望学生可以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其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加深对神经病学重点、难点的理解,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加深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印象。
课程大纲
神经系统的概述、解剖、生理、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课时目标:学习什么是神经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了解什么是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中枢神经系统。
2.1 神经系统的概述、解剖、生理、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脑血管疾病
课时目标:学习脑血管病有哪些,如何区分脑出血和脑梗死,怎样进行预防,怎样鉴别治疗。
4.1 脑血管病概述
4.2 脑梗死
4.3 脑出血
周围神经疾病
课时目标:了解什么是周围神经病,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其中重点掌握吉兰-巴雷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课时目标:学习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重点掌握多发性硬化疾病。
6.1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概述
6.2 多发性硬化
癫痫
课时目标:学习癫痫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段及其治疗。了解什么是癫痫持续状态,及如何进行处理。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课时目标:学习什么是肌肉疾病。重点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
运动障碍性疾病
课时目标:了解哪些疾病属于运动障碍疾病,该种疾病有哪些特点。重点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一、本课程学习环节包含:观看讲课视频,完成单元测验题、单元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参加期末考试。
二、课程学习成绩由四部分构成:
(1)单元测验:题型为客观题,占课程成绩的10%;
(2)课程考试:课程结束后,参加课程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的90%。
三、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付费申请证书。证书分两种等级:总评成绩在60分至84分为合格证书,总评成绩在85分至100分为优秀证书。
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教材:
《神经病学》第3版
ISBN 978-7-117-20570-2
主编:吴江 贾建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