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构件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从而得到结构构件和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道路桥梁、航空航天工程、材料工程等专业必须掌握的知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分析、讨论,掌握了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和计算,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其他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熟练绘制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图,并进行杆件的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的计算;掌握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掌握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熟悉能量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用能量方法计算构件的位移;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掌握轴向受压杆件的临界力计算方法和压杆稳定性计算;掌握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匀速转动及受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方法;了解疲劳破坏的特点和基本概念,疲劳极限与影响构件极限的主要因素。
能力:掌握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在工程设计中有关力学方面的分析计算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推理、严密的逻辑思维、正确的工程问题表达,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力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结合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通过课程的学习、分析、讨论、辩论等环节培养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交流素质,提升对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理解,具备较强的专业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素质。
对学员取得证书的要求如下:
1. 参加每讲单元作业,单元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2. 参加每讲单元测验,单元测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3. 参加老师课堂交流区提出的讨论,占课程总成绩的20%;
4. 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总评成绩60-84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总评成绩85分及以上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
第1讲 绪论 | 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 重点是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 难点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 |
第2讲 拉伸、压缩与剪切 | 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指标;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变形,纵向变形与横向变形,节点位移计算方法;拉压超静定问题,温度应力及装配应力;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指标,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 简单桁架节点的位移计算,拉压静不定问题求解,连接件的受力分析及剪切面和挤压面面积的计算 | |
第3讲 扭转 | 扭转概念,扭矩及扭矩图,纯剪切,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强度条件,圆轴扭转变形和刚度条件 | 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强度条件,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析 | |
第4讲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 截面的静矩与形心,组合截面的静矩与形心计算,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 | 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的计算和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 | 形心主惯性矩的计算,转轴公式的应用 | |
第5讲 弯曲内力 | 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曲杆、刚架内力图简介 | 求指定截面上的内力计算,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 |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曲杆、刚架的内力图绘制 | |
第6讲 弯曲应力 | 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弯曲切应力公式和和切应力强度条件,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 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弯曲切应力公式,弯曲切应力的强度条件 | 弯曲正应力、切应力分析 | |
第7讲 弯曲变形 | 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变形,叠加法求梁变形,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简单超静定梁求解 |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叠加法求梁的变形,简章超静定梁求解 | 积分法中利用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确定积分常数;叠加法中用逐段刚化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 | |
第8讲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 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分析,广义胡克定律,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应变能密度、体积应变能密度、畸变能密度的概念。强度理论的概念,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畸变能理论 | 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广义胡克定律,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 三向应力状态,广义胡克定律,断裂失效准则和屈服失效准则 | |
第9讲 组合变形 | 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压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 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截面核心的确定 | 杆件的受力分析,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确定 | |
第10讲 压杆稳定 | 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 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压杆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 压杆的稳定校核 | |
第11讲 能量法 |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余能定理,卡氏第二定理,虚功原理简介,单位载荷法与莫尔积分 | 卡氏第二定理,单位载荷法与莫尔积分 | 余能定理,虚功原理 | |
第12讲 静不定结构 | 力法正则方程,用力法解静不定问题 | 利用力法求解静不定问题 | 对称与反对称性质的应用 | |
第13讲 动载荷 | 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 用动静法进行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用能量法进行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 动荷因数中静位移的意义和计算 | |
第14讲 交变应力与疲劳强度 | 疲劳破坏的特点和基本概念,S-N曲线及材料的疲劳极限,影响构件的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 S-N曲线及材料的疲劳极限,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 S-N曲线及材料的疲劳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