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现代金融学近年来最重要的、最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行为金融学在放松理性人假定下,试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本课程从个体风险决策心理中的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好切入,展示有效市场假说受到的系统性质疑和挑战,诠释有限套利条件下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引发的错误定价和市场异象,以及如何透过资产泡沫和市场崩盘演绎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与恐慌。此外,本课程也对将行为金融的视角拓展到家庭金融、公司金融和金融监管等领域,探索认知、情感、社会文化等因素对金融市场决策与监管行为的影响,系统展示行为金融这一新兴学科的全貌。
本课程采用传统授课与在线教学、在线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的概念、现象和原理,从开放性和批判性的角度审视传统金融学理论,通过对投资者行为偏差、金融市场异象以及市场的系统性非理性繁荣与恐慌的全面诠释,使学生深刻理解有别于传统解释的投资者行为规律与市场运行规律,构建科学理性的决策思维与方法,并引导学生将金融创新思维运用于金融学习和实践。
课程综合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试为笔试,占比60%,平时成绩占比40%。笔试以开卷形式进行。
平时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到课考勤(10%)、课堂表现(10%)、小组作业(20%)。到课考勤考察学生在线课程的完成比例以及线下的到课情况,在线考勤与线下考勤各占总考勤的50%。课堂表现分为3个部分:在线课堂表现包括在线课程作业表现(30%)、在线课堂问题回答(10%);线下课堂表现为课堂讨论中的小组表现(60%)。小组作业分组完成,各小组基于行为金融学研究方向选定一个题目完成一篇规范的课程论文。课程论文评价方案:根据论文的规范性(50%)、论证科学性(30%)、选题创新性(20%)三个角度予以评分。
第0章 绪论
绪论
第1章 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
1.1 经济人假设
1.2 期望效用理论
1.3 悖论与挑战
第1章单元测试
第2章 概率判断与认知启发式
2.1 快系统与慢系统
2.2 可得性启发式
2.3 代表性启发式
2.4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第2章单元测试
第3章 决策框架与偏差
3.1 框架依赖
3.2 损失厌恶
3.3 禀赋效应
3.4 心理账户
3.5 过度自信
3.6 模糊厌恶
第3章单元测试
第4章 前景理论
第4章单元测试
4.1 参考点依赖
4.2 风险决策与前景理论
4.3 前景理论对异象的解释
第5章 并非有效的市场
5.1 有效市场假说
5.2 市场对一价律的违背
5.3 无信息的股价异动
5.4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5.5 有限套利
第5章单元测试
第6章 股票市场中的收益率异象
6.1 寻找Alpha
6.2 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
6.3 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
6.4 投资者关注和媒体效应
6.5 市场情绪和股票收益
第6章单元测试
第7章 金融市场中的泡沫
7.1 历史上著名的资产价格泡沫
7.2 羊群行为
7.3 投机性泡沫
第7章单元测试
第8章 个人投资者行为
8.1 个人投资者业绩表现
8.2 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异象
8.3 资产配置行为
第8章单元测试
第9章 行为公司金融
9.1 市场时机与迎合行为
9.2 管理者过度自信
9.3 赢者诅咒
第9章单元测试
第10章 行为金融学前沿
行为金融学前沿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学
1. 饶育蕾,彭叠峰.行为金融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 饶育蕾,彭叠峰,盛虎.行为金融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 丹尼尔·卡尼曼. 思考, 快与慢. 胡晓娇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4. 丹尼尔·卡尼曼. 选择、价值与决策. 郑磊,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5. 理查德·塞勒,卡斯·桑斯坦.助推.第3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6. 理查德·塞勒,罗伯特·希勒. 行为金融学新进展. 贺京同,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 理查德·塞勒. 错误的行为. 王晋,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8. 理查德·塞勒. 赢家的诅咒. 高静霜,译.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9. 罗伯特.希勒主编.非理性繁荣(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0. 阿科特、迪弗斯主编.行为金融:心理、决策和市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1. 史莱佛著. 并非有效市场.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