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国际经济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3月02日 ~ 2020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6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各国通过分工形成生产网络,每个国家都是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我们将用您最熟的供给和需求法则和最熟悉的分析工具,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来理解贸易模型、贸易政策,经济一体化及其效应,以及汇率与国际收支,求解失衡本质,寻找内外均衡的方案。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各国通过分工形成生产网络,每个国家都是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我们将用您最熟的供给和需求法则和最熟悉的分析工具,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来理解贸易模型、贸易政策,经济一体化及其效应,以及汇率与国际收支,求解失衡本质,寻找内外均衡的方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各国通过分工形成世界生产网络,每个国家都是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解分工的变化,揭示贸易和增长的关系。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贸易模型下的经济效应。在贸易理论的指引下,分析当前的贸易实践及面临的问题。阐述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及其新的贸易保护模式,探索多边贸易自由化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分析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其效应,求解目前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的难题。了解国际收支失衡与汇率决定,求解国别失衡和全球失衡的本质,寻找内外均衡的方案。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开放微观经济学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国际经济政策对国内经济福利和世界经济福利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在开放微观部分,重点讲述内容包括比较优势的基础,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贸易政策(关税、配额、资源出口限制,出口补贴)的效应;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福利效应;经济一体化理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效应,主要阐述关税同盟的效应。在开放宏观经济学部分,将探讨国际收支、汇率决定、开放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成绩 要求

成绩实行百分制。
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结合现实问题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理解主要原理的程度。
现实问题,主要是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结合,考察学生在理论指引下,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
单元测验  30%
单元作业  20%
课堂讨论  10%
期末考试  40%

课程大纲
比较优势理论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要求学生掌握贸易的基础、贸易结构、交换比价和贸易所得。
1.1 重商主义
1.2 绝对优势原理
1.3 比较优势原理
1.4 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比较优势的确定、分工模式、交换模式、均衡价格与贸易利益的分配。
2.1 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曲线
2.2 社会无差异曲线
2.3 孤立条件下的均衡
2.4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
2.5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生产要素禀赋论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的概念。掌握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以及H-O模型的推论。理解H-O模型实证检验的基本方法及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主要原因。
3.1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理论假设
3.2 要素丰裕度与要素密集度
3.3 H-O定理
3.4 H-O定理的推论
3.5 里昂惕夫的检验
新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新贸易理论的基础,新贸易理论与之前贸易理论的差别;理解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础。
4.1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2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4.3 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贸易
4.4 运输成本与国际贸易
贸易与经济增长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了解开放条件下贸易和增长的关系。
5.1 贸易与增长
5.2 经济增长的源泉
5.3 雷布津斯基定理、技术进步的类型
5.4 经济增长的影响:小国情形
5.5 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国情形
国际贸易政策:关税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关税的类型,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和一般均衡效应,关税的成本和收益,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理解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和一般均衡效应。
6.1 关税的概念
6.2 关税的福利效应
6.3 最优关税
6.4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能够掌握分析进口配额的效应、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区别,出口补贴的形式与效应的方法;理解倾销的定义,倾销与反倾销模型,理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和主要形式。
7.1 进口配额
7.2 出口补贴
7.3 其他非关税壁垒
7.4 贸易政策工具总结
经济一体化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小国模型下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8.1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8.2 关税同盟理论(上)
8.3 关税同盟理论(下)
8.4 经济一体化的尝试
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福利效应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资本、劳动国际流动的原因和效应。
9.1 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
9.2 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影响
9.3 国际劳动迁徙的动机和福利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影响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理,各账户之间的关系。
10.1 国际收支失衡
10.2 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上)
10.3 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下)
10.4 总结
汇率决定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和抛补套利平价。
11.1 什么是汇率
11.2 一价定律
11.3 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11.4 利率平价 抛补套利平价和非抛补套利平价
开放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课时目标: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学含义,国际收支的自动均衡机制和国际政策调节机制 。
12.1 宏观经济目标、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12.2 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原则
12.3 宏观经济政策组合: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12.4 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在学习《国际经济学》之前需要学生掌握的预备知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以加深《国际经济学》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资料

书目:

  指定教材:

1.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 1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9

2.     丹尼斯·阿普尔亚德和小艾尔佛雷德.《国际经济学》(原书第 4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 7 月第 1 版

主要学习参考书:

1.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原书第 5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 月版

2.     保罗·克鲁格曼主编《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学》(198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版

3.     罗塞·罗伯茨《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寓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 月 版

4.     保罗·克鲁格曼《汇率的不稳定性》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版

5.     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 第五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版

6.     罗伯特·J·凯伯《国际经济学》 ( 原书第 8 版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版

7.     贾格迪什·巴格沃蒂《近日自由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5 月版

8.     薛敬孝《国际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7 月版

9.  迈克尔·梅尔文,《国际货币与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 3 月版

10.  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 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96).

11.  H.S.Ellis and L.A.Metzler,eds., Reading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omewood , Ⅲ .:Irwin,1950).

12.  J.N. Bhagwati, ed., International Trade (Baltimore:Penguin,1969)

13.  Krugman, Paul R., "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IT Press,1990

14.  Vernon, R. International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论文:

1.      Lipsy, Richard G. "The Theory of Custom Unions: A General Survey.” The Economic Journal 52, 1960.

2.       Vernon, 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2), 1966.

3.       Davis, D. R. and D. E. Weinstein," What Role for Empiric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BER 8543, 2001.

4.       J.N.Bhagwati,ed., "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 Survey "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964

学习网站:

1.        https://www.wto.org

2.        https://www.imf.org

3.        https://www.oecd.org

4.        https://www.worldbank.org

5.        https://www.libraries.rutgers.edu/rulib/socsci/econ/econ.html

6.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teresting Sites  https://www.nber.org/

7.        商业周刊https://www.businessweek.com/tocs/bschools.htm

8.        经济学家Economisthttps://www.economist.com/

9.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   www.ft.com

1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https://www.worldbank.org/html/extpb

11.      InfoNation联合国 https://www.un.org/Pubs/CyberSchoolBus/infonation/index.html

主要中文期刊:

《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情况》《国际经济评论》、《财贸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等

 


显示全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9 位授课老师
李婧

李婧

教授

赵家章

赵家章

教授

黄灿

黄灿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