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旨在指导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危机预防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会接纳自我和尊重差异,提升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探索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自助能力,以促进其心灵成长、健康发展和自我实现。
本课程以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以其身心特点、发展规律、重要人生课题及常见问题为教学线索,围绕环境适应、压力应对、学习成长、人际交往、亲密关系、情绪管理、人格发展、职业规划等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促进心灵成长为教学目标,强调实践与应用,较为深入地梳理大学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及技能,力求学生能够学会正确评估并有效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提升心理学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最终达到大学生群体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
第一章:导论
1.1 热身——性格测试
1.2 巴纳姆效应
1.3 巴纳姆效应的机制
1.4 读心问题
1.5 弗洛伊德问题
1.6 实验室问题
1.7 实证可解的问题
1.8 系统的实证主义的应用
1.9 公共可证实知识
1.10 有控制的真实验
1.11 操作定义
1.12 相关和因果
1.13 信度和效度
1.14 大众排斥科学心理学的原因
1.15 识别伪心理学的标准
第一章测试题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2.1 心理健康的定义
2.2.1 心理健康的标准(上)
2.2.2 心理健康的标准(下)
2.3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2.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上)
2.4.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下)
2.5 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心理品质——信、爱、知、行
2.6 大学环境的变化
2.7 大学生要完成四种适应
2.8 何为压力?
2.9 承受压力并非都是坏事
2.10 了解身体与压力的关系,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2.11如何应对压力
2.12压力应对
2.13.1 应对压力小技巧(上)
2.13.2 应对压力小技巧(下)
2.14 了解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意识地加以完善
第二章测试题
第三章:大学生的判断与决策
3.1引言—理性人假设及其局限
3.2代表性直觉
3.3易得性直觉
3.4情感启发式
3.5锚定效应
3.6 控制幻觉
3.7 框架效应
3.8 概率误区
3.9确定效应
3.10反射效应
3.11损失厌恶
3.12 参照依赖
3.13 心理账户
3.14 禀赋效应
第三章测试题
第四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4.1 人际交往的概念
4.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4.3 人际交往的类型
4.4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4.5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4.6 刻板印象
4.7 晕轮效应
4.8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4.9 投射效应
4.10 定势效应
4.11 人际交往的原则
4.12 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四章测试题
第五章: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5.1爱情的起源:生理因素
5.2 进化心理学对爱情的解读
5.3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5.4 完美爱情的成分—三角形理论
5.5 成人依恋在爱情中的作用
5.6 如何表达爱
5.7.1 化解恋爱中的矛盾(上)
5.7.2化解恋爱中的矛盾(下)
5.8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5.9 性别角色认同
5.10 健康的性心理
5.11 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扰
5.12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第五章测试题
第六章:大学生情绪管理
6.1 情绪定义
6.2 情绪的组成要素
6.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6.4 情绪的成分
6.5 情绪的种类
6.6 情绪的功能
6.7 情绪的外周理论和丘脑理论理论
6.8 情绪的认知理论和动机-分化理论
6.9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6.10 理性情绪疗法
6.11 理性情绪疗法的应用
6.12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
第六章测试题
第七章:人格与自我发展
7.1 什么是人格?
7.2 人格的基石—气质
7.3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7.4 人格的特质理论
7.5 人格的类型理论
7.6 人格的发展阶段
7.7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7.8 自我意识
7.9 自尊
7.10 自我控制
7.11 青年期的自我发展
7.12 人格与健康
第七章测试题
第八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8.1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8.2 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
8.3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8.4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
8.5 职业锚
8.6 能力与技能的分类
8.7 MBTI对性格的分类
8.8 工作世界的宏观现状
8.9 工作世界地图
8.10 如何进行生涯访谈
8.11 职业决策的5W法
8.12 SWOT分析法
8.13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测试题
第九章:大学生的幸福科学
9.1 大学生的幸福科学-引言
9.2 幸福的涵义
9.3 幸福心理的研究历史
9.4 幸福的测量方法
9.5 为什么要研究幸福?
9.6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困扰
9.7 幸福法则1—过去的就让他过去
9.8 幸福法则2—未来不全像你想象
9.9 幸福法则3—抓住现在的幸福
9.10 永远幸福
9.11 在逆境和创伤中成长
第九章测试题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教材:
作者 | 书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 |
樊富珉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
窦东徽(译) | 《这才是心理学》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4年 |
参考书:
作者 | 书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 |
马丁·塞里格曼著 | 《真实的幸福》 | 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
李子勋
| 《心灵飞舞:李子勋谈心理健康》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