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通知:本课程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可供社会学习者及各高校混合式教学使用。第十四期课程于2月24日开课。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无论你是在校、考研、工作还是注册考试,都是你学习、复习、参考的网上资源,欢迎你的参加并期待你有所收获。----中国矿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慕课教学团队。
快讯:这是本课程第十五期开课,经过前十四期的教学,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环节,共有五章配备了英文PPT。各章节新增了深度探索与思辨习题、工程案例。根据最新国家规范更新了课程内容及相应教学辅助资料。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结构设计原理(1)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相邻学科领域,如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勘探、海洋工程等众多与混凝土结构密切相关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什么使钢筋与混凝土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材料能共同发挥作用?
我们居住的宿舍、学习的图书馆和教学楼,如何评定其可靠性?
如果梁、板、柱有潜在的安全问题,我该如何通过基本的计算来校核?
如果我是结构设计师,我将如何选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截面配筋方案?
生活中看到的构件表面的裂缝会影响其正常使用和构件承载力要求吗?
在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以上问题相信都会得到一个科学的解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以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发展开篇,首先介绍混凝土结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随之介绍结构基本设计原则,再细化到各类构件(受弯、受扭、轴心受力、偏心受力)的试验研究和性能分析,达到具备开展各类构件设计计算与工程分析的能力。课程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和混凝土耐久性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需要结合相关规范进行学习,如《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2019)等,并尽可能还原工程实际背景阐述,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目的。
本课程学习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培养和能力内化提升,培养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独立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科前沿的探究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学习能力培养
通过线上(或线上与线下)教学视频、配套课程资料、知识点学习效果检测、习题练习、专业实践、资料搜集与查阅等方式进行师生的教与学,达到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具备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2.能力内化提升
按照本课程主干内容和课程进程,学习者借助平台提供的学习效果自我检测、习题、思考题、专业拓展等内容,可通过初学、过程理解到深度学习三阶段不断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达到应用知识解决工程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设计能力;进而不断积累创新潜能。
借助平台讨论区功能,学习者可以及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交流或质疑,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达到独立分析问题;通过课程小组学术报告与课程任务环节训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组织协作精神与个人的交流能力。
通过课程拓展与案例分析,培养学习者作为国家建设者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3.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交流与互动,践行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有“家国情怀”、有责任与担当精神,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高级专门人才。
前修课程:
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制图
国家相关规范: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2019
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贾福萍,李富民主编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四版),同济大学出版社,顾祥林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工程结构试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建筑结构试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等
网络视频资料:
中央电视台有关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等系列纪录片(仅为教学所用)
问:如何选修《结构设计原理(1)》这门课?
使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或学校提供的平台进行注册,可以使用学号、邮箱或手机号,提醒各位学员:每人仅注册一个账户学习本课程,以免影响本课程学习记录。
问:怎样进行课程学习?
每次进入课程后,首先看到的是课程公告(通知),这里有最重要的信息。一定要注意有没有更新。课程公告(通知)也会自动发到学员注册的邮箱,请一定使用你常用的邮箱,以免误事。若因屏蔽本课程邮件,因此而造成的失误后果自负。
点击界面的“课件”,按照教学活动序列学习即可。
本课程本质上是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
问:视频很卡,看不了,怎么办?
平台的视频有流畅和高清两种格式,可以根据网络情况和个人需要调节;在网速允许的情况下,请尽量采取“高清”观看,画质较为理想。
问: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专业问题,怎么办?
根据问题,学员可以在“综合讨论区”、“课堂交流区”和“老师答疑区”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参加学员或老师发起的讨论,教学团队和学员可充分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