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塑料模设计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5日 ~ 2025年07月05日
学时安排: 每周3-5小时
进行至第12周,共21周 已有 265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66)
spContent=嗨,大家好! 我们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随手、随身可见,那我们知道这些塑料制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这些塑料制品为什么要长成我们看到的样子?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可以保证塑料制品的性价比比较高呢...... 想知道答案吗? 请参加本课程,与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一揭晓答案吧!
嗨,大家好! 我们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随手、随身可见,那我们知道这些塑料制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这些塑料制品为什么要长成我们看到的样子?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可以保证塑料制品的性价比比较高呢...... 想知道答案吗? 请参加本课程,与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一揭晓答案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大类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塑料的种类,鉴别日常生活中塑料的应用场合,合理科学使用塑料制品(即塑件)。学习本课程,可以培养塑料模具尤其是注射模的结构设计能力,所学知识成为后续毕业设计及就业于塑料模具企业的理论指导。

本课程的主题是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主要学习注射、压缩等成型工艺,学习注射模设计、压缩模设计,有兴趣可以拓展到压注模、挤出模、中空成型模具等。

学习本课程,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射模具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塑料的应用场合,能规范执行行业和国家标准,进行典型注射模的识读与一般难度塑料产品的注射模结构设计,绘制模具工程图,编写模具设计说明书,为后续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塑料产品工艺性分析、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工程图绘制等环节,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综合考虑问题的全局观及细致严谨的匠心精神。

本课程以塑料模具设计为主线,系统、详细地讲解塑料模具中占比最大的注射模设计所必需的知识;注重注射模设计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综合能力的培训,所选实例既有典型性,又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将课程设计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实现学做一体,使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和实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4+X项目:4为单分型面注射模设计、双分型面注射模设计、侧向抽芯注射模设计、热流道注射模设计,X为扩展内容:压缩模设计,压注模设计、挤出模设计,新增双色模注射等。每个项目按照塑件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程图绘制、模具设计说明书编写等流程进行设计,并配套相应的设计范例,供参考学习。

项目一为单分型面注射模,以模具设计流程为主线,以模具结构为框架进行拆卸,然后对各个模具结构细节进行学习,明确模具设计流程及模具设计思路。

项目二~项目四是以企业模具设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根据塑件进行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再进行细节设计,实现从全局到局部,从整体到细节的转变,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增加新的知识和技术,逐渐丰满本课程的内容。

项目五~项目八为拓展内容,与注射模具等进行对比学习,熟悉压缩、压注、挤出、中空成型等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要点,达到拓展学习的目的。

跟随模具企业新技术,新增双色注射成型工艺,供学习参考。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掌握单、双分型面注射模、斜导柱及斜顶侧向抽芯注射模具、热流道模具等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严谨细心、全面考虑、踏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能够进行单、双分型面注射模、侧向抽芯注射模、热流道注射模、压缩模等模具的典型结构设计

课程大纲
课程认知
课时目标:1. 熟悉本课程的学习要求;2. 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塑料模结构及类型,了解塑料模设计流程,具备本课程学习的总体概念;
1 本课程学习指南
2. 塑料模结构及类型
3. 注射模设计流程
项目一 肥皂盒单分型面注射模设计
课时目标: 熟悉注射模设计流程,掌握注射成型工艺及注射模结构知识,注意模具各个结构相互关系,能够团队合作、严谨细致设计简单塑件的单分型面注射模结构。
任务1.塑件工艺性分析
任务2.分型面选择
任务3.浇注系统设计
任务4.成型零件的设计
任务5.推出机构设计
任务6.冷却及排气系统设计
任务7.模架选择和标准件选用
任务8.注射机与模具参数校核
任务9.模具工程图绘制
案例分享:端盖模具匠心设计
项目二 水杯双分型面注射模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点浇口浇注系统结构,理解定距分型拉紧机构,在单分型面注射模学习的基础上,理清学习框架,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能进行简单塑件的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设计。
任务1.模具总体方案确定
任务2.浇注系统设计
任务3.定距分型拉紧机构设计
任务4.模具工程图绘制
任务5.模具设计说明书编写
案例分享:果盒注射模具设计
项目三 盒盖侧向抽芯机构注射模设计(国赛题目)
课时目标:掌握斜导柱及斜顶知识,运用模具设计手册及相关标准,从全局出发,能独立设计带斜导柱或斜顶结构的侧向抽芯注射模。
任务1.模具总体方案确定
任务2.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
任务3.推出机构的设计
任务4.模具工程图绘制
任务5.模具设计说明书编写
案例分享:电器盒盖注射模设计
项目四 热流道注射模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热流道浇注系统知识,执行行业规范,能设计符合企业要求的简单热流道注射模。
任务1. 热流道注射模总体方案确定
任务2. 热流道浇注系统设计
任务3. 模具工程图绘制
案例分享:灯罩热流道模具设计
项目五 底座压缩模设计(拓展)
课时目标:掌握压缩成型工艺,熟悉压缩模结构,理解注射模与压缩模的不同,能够设计简单塑件的压缩模结构。
任务1. 压缩成型工艺确定
任务2. 压缩模具结构设计
任务3. 压缩模具设计相关计算
任务4. 压缩模具工程图绘制
案例分享:端盖压缩模具匠心设计
项目六 固定套压注模设计(拓展)
课时目标:在注射模和压缩模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视野,自主学习,了解压注成型工艺,熟悉不同压注产品的模具成型,能识读压注模结构图。
任务1 压注模结构认知
任务2 压注模结构设计
项目七 装饰板材挤出成型模具设计(拓展)
课时目标:熟悉挤出成型工艺,通过管子、电线等产品,了解挤出成型的作用,并能识读挤出模具结构图。
任务1 挤出模结构认知
任务2 挤出模结构设计
项目八 饮料瓶气动成型模具设计(拓展)
课时目标:了解气动成型工艺,能识读气动成型模具结构,并能通过自学,明白其优势。
任务1 气动成型模结构认知
任务2 气动成型模结构设计
项目九 双色注射模设计(拓展)
课时目标:以双色产品为例,介绍双色注射模的结构与设计方法。本章为新的内容,供有兴趣的同学与老师参考!
任务1 双色注射模结构认知
任务2 双色注射模结构设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一、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

1. 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2. 具备一定的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的基本知识;

3. 具备一定的公差与配合知识;

4. 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知识;

5. 具备一定的工程力学知识。

二、需要具备的计算机技能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office软件;

三、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

1. 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传谣不信谣;

2. 品行端正,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3. 正确使用网络信息,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参考资料

教材: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1版),王春艳 陈国亮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1)《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技巧与实例》(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塑料模塑成型技术》,翁其金,机械工业出版社;

(3)《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伍先明,国防工业出版社。

教辅阅读说明:

《塑料模设计》课程以教材为主要资料,教学过程以教材为主展开内容讲解、测验和作业布置等。学习过程中,主要关注任务1~任务14的内容,并详细阅读,进行知识归纳,形成每个任务的思维导图。

参考书在本课程中根据学习者需要进行选用,并非必需品,主要作用是作为补充使用,《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技巧与实例》重在给出最新的模具结构及设计参数,供模具设计时参考;《塑料模塑成型技术》可作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内容完整,可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主要是塑料模具设计范例及设计标准,为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提供QQ群,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常见问题

问题1:教师如何答疑?

在线课程中有“老师答疑区”,有问题课留言,老师会尽快答复。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交流。

回答:方法1.请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QQ扫描二维码,添加到《塑料模设计》课程交流群中,可提供方面快捷的答疑;

QQ群号:454505495 QQ群名称:《塑料模设计》课程交流群


方法2.可以通过电子邮箱714361693@qq.com发送问题,可获得及时快速的回答。


问题2:线上答疑有统一时间和地点吗?

 线上答疑统一时间:每周五晚20:00-21:00,如有需要,可采用腾讯会议进行。

QQ答疑:群号454505495 

问题3:线下答疑有统一时间和地点吗?

 线下答疑定于每周三7-8节课,地点在图文楼1207。欢迎各位同学与同仁交流,共同进步。


问题4:在线测验、作业反馈情况怎么及时通知?

  在线测验、作业会在每周公告里边进行提醒,请及时关注。

 在线测验答题后,系统自动给出分数,可自行查看。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后,教师会在一周内完成批阅,并将在每周日的公告中给予提醒。当然,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班级QQ群进行作业督促,问题解答。


问题5:学习者有互动要求吗?

学习《塑料模设计》课程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互动。

学习初期,请结合自身情况明确自己的学习规划;学习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在线讨论。要求:在老师答疑区,每个学生提问不少于5次/学期,综合讨论区回答不少于20次/学期,课堂交流区根据老师要求参与。

 

专业课的学习,总是痛并快乐着,愿您我一路同行,向着模具技术的光明大道向光而行!

再高的山峰,只要你肯攀登,总能登顶;再远的路,只要你走下去,总能到达!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7 位授课老师
王春艳

王春艳

副教授

陈国亮

陈国亮

副教授

冯伟

冯伟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8007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80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29399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02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