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要介绍民航运输载具的飞行性能和飞行计划的相关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课程包括飞行性能预备知识、飞行运行全过程性能知识及运用、飞机重量与平衡、飞行计划的制定及特殊运行飞行性能等主要部分。為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結合,選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使用飞航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飞行性能分析,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1. 瞭解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大气环境、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2. 掌握民用运输及的飞行剖面介绍飞机的起飞、爬升与下降、巡航、进场与着陆个阶段的飞行性能;
3. 掌握飞机重量平衡以及飞行计划知识和运用;
4. 应用飞航数据挖掘(Flight Data Mining)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飞行性能分析,撰写报告,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5. 培养飞行性能知识在实际飞行运行过程的运用能力。
(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及考勤考核和课堂翻转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40%+成果翻转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三) 所有课程目标均需大于等于0.6,否则总评成绩不及格,需要补考或重修。
预备知识:航空概论 飞机系统飞行原理 航空安全管理 航空气象理论等先修课程
[1] 丁兴国, 民航运输机飞行性能与计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04616,2012年12月1日。
[2] 李奎、李雪强, 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802436909, 2011年2月1日。
[3] 王华伟、吴海桥, 航空安全工程,科学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030397065, 2015年2月。
[4] 苗俊霞、周为民、杨桂芹、刘茗翀,民用航空安全与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06402, 2018年3月14日。
[5] 石丽娜、周慧艳,航空运输地理,国防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8083118,2012年6月。
Q1 : 国际民航组织(ICAO)何以要制定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 ISA)?
A1 : 大气会受宇宙射线、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月球公转等因素而变化,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ISA是以北半球中纬度年平均大气物理属性量测的数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使用大气模型计算以高度为函数的p (压力)、ρ(密度)及T(温度)之变化。能使飞行测试、风洞结果及一般飞机设计与性能关连在一个共同的参考上,标准大气被当作共同的参考来使用。
Q2 :何谓海平面?
A2: 海平面﹕大气-海界面的位置,陆上高度和水下深度都以它为参照点。
任何地点的海平面随着潮汐、大气压和风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长期变化则受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海平面最好是定义为平均海平面(Mean sea level),即长期内各种潮汐下海水表面的平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