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
使后人循其理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疆
——梁启超
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
使后人循其理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疆
——梁启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灿烂的中华史始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磨灭的文明丰碑
本课程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当代史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传统文化;
从历史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课时目标: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20 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至此,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为维护国家主权,从爱国将领到普通百姓,中国军民奋起抗击。正是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坚决抗争,阻止了列强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企图。这种为维护国家主权而顽强斗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代表相继登上政治舞台,力图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发动了反抗清政府封建统治和抗击外来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统治阶层内部分洋务派发起了旨在“自强” 和“求富”的洋务运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第17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8课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
第19课 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第23课 走向社会主义
第24课 艰难探索和建设成就
第25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26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
第27课 精湛的古代工艺
第28课 近现代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