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各种传感器,温度计,交通、流速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物联网的发展,必然带动传感器的发展,传感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许变形金刚也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物联网,万物相连,那么物联网是怎样让不可以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变的可以交流了呢?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各种传感器,温度计,交通、流速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物联网的发展,必然带动传感器的发展,传感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许变形金刚也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物联网,万物相连,那么物联网是怎样让不可以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变的可以交流了呢?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物联感知技术应用》是物联网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进行系统性介绍,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模型出发,分别阐述各层的主要功能,展示感知层重点技术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掌握物联网各层关键技术的典型应用,并通过其典型感知层应用领域的实操练习,使学生对物联网及其应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物联网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预先掌握电路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课程内容的重点是综合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利用一切实践机会(参观、认识、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了解物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使自己对物联网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授课目标
该课程总体目标是以物联网四大应用领域“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能电网”“智慧社区”的典型案例为主线,使学生能够逐层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无线传输技术、信息处理与存储技术。成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入门学习的支架。学生通过学习物联网感知层与终端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工程实施以及文档编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岗位所需要的传感器选用能力和系统调试能力,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协作能力,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安全意识、协调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岗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课程大纲
走进物联网世界
课程彩蛋
欢迎大家来到物联网世界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2 物联网的定义及特点
1.3 物联网的标准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行业应用
2.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2.2 千姿百态的物联网
2.3 物联网的现在与未来
感知层-自动识别技术
3.1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3.2 条形码技术
3.3 生物识别技术
感知层-自动识别技术应用
4.1 我的快递到哪了?
4.2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4.3 与智能锁的亲密接触
感知层-RFID射频识别技术
5.1 RFID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5.2 RFID射频识别技术要点
5.3 “磁卡、IC卡、RFID”傻傻分不清
感知层-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6.3 智能家居实验-探秘门禁卡
6.1 我有ETC,高速缴费不停车
6.2 'super' market-RFID智能超市
感知层-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7.1 物联网的神经元-传感器技术概述
7.2 智能农业-冷暖自知,健康成长
7.3 智能家居-我的生活我做主
传输层技术
8.1 无线传感器网络
8.2 zigbee让无线无处不在
8.3 蓝牙技术
8.4 有线传输技术
8.5 亲密接触的NFC
8.6 智能电网-让生活更美好
物联网的管理平台与服务系统
9.1 物联网中的数据融合
9.2 物联网的管理者-中间件
9.3 物联网的联络员-M2M
9.4 物联网的大脑-云计算
9.5 智慧城市
物联网综合应用案例
10.1 智慧生态水质PH值检测系统的设计
10.2 智慧生态水质PH值检测系统的安装
10.3 智慧生态水质PH值检测系统的调试 期末考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
2.基本Office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3.电路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
参考资料
物联网工程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8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