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材料力学(黄丽华)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3日 ~ 2025年07月31日
学时安排: 6-8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23周 已有 186 人参加
立即参加
spContent=材料力学是多数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占具重要地位。大连理工大学的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受到广泛好评。
材料力学是多数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占具重要地位。大连理工大学的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受到广泛好评。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材料力学是土木、水利、交通、机械、能源动力、材料等多数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

本课程的在理论力学静力学基础上,将进一步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内部反应(内力、应力)以及构件产生的基本变形,学习不同基本变形下构件的承载能力,即强度计算;不同基本变形下构件的变形能力,即刚度计算;以及细长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分析,即压杆的稳定性计算。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实际工程构件的设计原理、力学分析方法,以及破坏形式和发生原因。本课程为分析工程和科学问题提供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材料力学课程总学时为76学时、4.5个学分,其中理论学习部分占64学时,试验部分占12学时,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孙训方等主编的《材料力学》第六版教材,同时使用多本国内外辅助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希望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同学们不仅掌握力学知识,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1.学习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力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力学分析、计算能力; 2.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了解力学及专业的前沿发展,强化创新性思想意识,提高科研素质。

成绩 要求

1. 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2. 学习过程提问、参与问题讨论占课程总成绩的10%

3. 每章单元测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4.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5.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课程大纲
绪论及基本概念
1.1 变形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1.2 变形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内力的概念
2.2 拉压杆横截面的内力及轴力图
2.3 应力 拉(压)杆的应力
2.4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2.5 拉(压)杆的应变能
2.6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7 强度条件 安全因数 许用应力
2.8 应力集中
扭转
3.1 概述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3.3 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扭矩及扭矩图
3.4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 强度条件
3.5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 刚度条件
3.6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3.7 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弯曲应力
4.1 对称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4.2 梁的剪力和弯矩 剪力图和弯矩图
4.3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4.4 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4.5 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4.6 梁的合理设计
梁弯曲时的位移
5.1 梁的位移——挠度和转角
5.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5.3 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5.5 梁的刚度校核 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5.6 梁内的弯曲应变能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6.1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6.2 拉压超静定问题
6.3 扭转超静定问题
6.4 简单超静定梁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7.1 概述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应力分析 主应力
7.3 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
7.4 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
7.5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7.6 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
7.8 各种强度理论的应用
组合变形
8.1 概述
8.2 两互相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8.3 拉伸(压缩)与弯曲
8.4 弯曲与扭转
8.5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8.6 铆钉连接的计算
压杆稳定
9.1 压杆稳定的概述
9.2 细长中心受压直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9.3 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压杆的长度因数
9.4 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 临界应力总图
9.5 实际压杆的稳定计算
9.6 压杆的稳定计算 压杆的合理截面
附录I 截面的几何性质
附录I.1 静矩与形心
附录I.2 极惯性矩 惯性矩 惯性积
附录I.3 计算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
附录I.4 计算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     高等数学

 2 大学物理

 3.《理论力学》——静力学

参考资料

1. 《材料力学》(第六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

2. 《材料力学》黄丽华,苏振超,马红艳,曲激婷,刘运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材料力学习题及精解》黄丽华,易平,曲激婷,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 Mechanics of Materials (Fifth Edition), R.C.Hibbeler, High Educational Press, 2004

5. 《工程力学》黄丽华,马红艳,徐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常见问题

1. 理论力学—静力学研究对象为刚体,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之间的关系;

2. 材料力学研究对象为变形体,研究不同变形的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条件;

3. 本门课程学时长,内容多,为避免混淆,可不断总结各章内容的相关性和不同点;

4. 只有做一定量的练习,不断总结基本规律,善于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大连理工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黄丽华

黄丽华

教授

易平

易平

教授

于龙

于龙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