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被冠名为21世纪“年轻有为”的学科,既古老又前沿。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生命科学的认知成果不断丰富和挑战着传统理论的深度,学科范围不断延展,因此,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生命科学难题。当今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利于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及推动生物技术变革。本课程旨在构建基于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普通生物学》课程体系,力求深入全面的诠释现代生命科学内涵,对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延展,为满足生物专业学生向本专业领域深入学习、非生物专业学生寻找与所学专业契合点提供前沿性、高阶性的知识储备。尤其使在线上将利用讨论板块实时引入现代生命学科交叉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想和高阶思维。我们将《Science》和《 Nature》顶级科研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诺贝尔获奖成果引入讨论,同时举例现代生物学研究与数学建模、生物信息、显微观察、图像处理、材料仿生等学科融合的案例,使课程内容尽量贴近学科交叉引领的生命科学前沿。使学生通过学习,从多个视角深入提高对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进展及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引导和提高学生对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理解,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激情,促进知识迁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对自身生命的热爱与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以基本的生命特征为主线,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为视点,着重介绍生命的基本规律、生物多样性与发展演化、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内涵与发展,从而搭建一个生命科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在线课程内容包括单元知识点视频、课件、测验、作业、期末考试、讨论、知识拓展等模块。课程共11个章节,其中在线视频录制9章,共55个知识点。植物和动物的结构与生理两个章节内容共18个知识点,仅提供ppt无视频。
为社会所有学习者普及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提高生命科学素养。为生物学科的专业学生继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为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增加“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的人生底色,为我国“一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本课程的总成绩评定原则是:学生对所有视频知识点学习之后,完成相应的单元测试(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作业(主观题,教师批改),以及参加最后的线上考试。总成绩计分按照单元测试20%,单元作业50%,考试30%的比例,系统自动计算得出。60≤得分≤84,可申请本课程的合格证书,得分≥85,可申请课程优秀证书。
但是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如有需要,请按平台要求进行操作。
1. 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吴相钰,陈守良, 葛明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靳德明,《现代生物学基础》(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Mason and Losos,《Biology》(9th),McGrawHill,2011;
5. 练习册:李菡,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