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一门指导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的课程,预设的学习者是在职语文教师和未来语文教师(中文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选文,因教材而异,因学校而异,因教师而异,语文课程标准亦未提供一个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个体系的开发建设,既不能套用学院派研究者的科研成果(即把大学的专业系统浓缩后下放),也不能依赖教研员或一线教师凭教学经验总结,而是需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本课程从中文各学科视域出发,主要梳理中文专业研究内容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建构适用于语文教学的理论和知识系统,并为如何利用这些理论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操作方法和实际案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采用拼盘授课模式,参与者既有专业学科背景又对语文教育的情况比较熟悉,具体授课团队和负责领域如下(排名按照授课顺序):
谭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课程设计和规划
徐默凡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课程总论、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倪文尖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
杨焄 复旦大学教授 古诗词与语文教学
刘晓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古代小说与语文教学
田全金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外国文学与语文教学
吕志峰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古代汉语与语文教学
汤拥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文艺理论与语文教学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是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为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提供切实帮助。目前中文系的专业课都侧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所传授的理论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脱节。语文老师掌握了一些语言文学的知识和理论,也了解现代课堂教学的技术和技巧,却很难把两者结合起来上好一堂语文课。本课程试图在专业性和教学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主要的抓手就是文本解读,我们会精选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本,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教学要点,从而举一反三,开拓理论视野,提升解读技术,丰富教学设计,同时为学员将来的终身学习提供资源库和方法论。
第一周 课程总论:语文教学和学科知识
语文教学和学科知识
“课程总论:语文教学和学科知识”单元测试
第二周 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
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
学情,是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前提
鲁迅作品教学
小说教学:以《祝福》为例
“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第三周 古诗词与语文教学
风俗的了解
名物的推究
本事的考索
词意的推敲
“古诗词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第四周 古代小说与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选篇版本
课文注释
教学理念
“古代小说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第五周 外国文学与语文教学
外国文学与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作品
欧美国家的语文教育和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高尔基《童年》)
“外国文学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第六周 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隐喻和转喻
语体观和语体教学
关联词语的背后
词语的文化意义
“语言学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第七周 古代汉语与语文教学
词汇学与古诗文教学
因形求义与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
语法学与古诗文教学
“古代汉语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第八周 文学理论与语文教学
意义与阐释
文学与理论
审美与形式
文学是什么
“文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Q : 课程学习需要多长时间?
A : 8周。
Q : 我不是语文老师,可以修读吗?
A : 可以的,只要你从事和语言文学的相关教学工作,都会有收获的。
Q : 需要什么预备知识吗?
A : 接受过高中语文课的教育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修过大学中文系的相关课程就更好了。
Q : 课程的参考资料有哪些?
A : 我们会在发布每一单元的具体内容时提供一些参考阅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