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它渗透到很多学科和领域,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和疾病防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免疫学基本技术,了解免疫学在疾病防治中应用及免疫学最新研究成果。
1. 知识目标:
掌握:免疫的概念、特性、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特性、功能;抗原、抗原决定簇的概念、特性以及构成抗原的条件;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类型以及功能;细胞因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功能;MHC的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抗原递呈细胞和抗原递呈的类型以及抗原递呈的过程;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参与因素及过程;T细胞介导和B细胞介导以及黏膜免疫应答的过程及其基本特点;抗感染免疫类型及其特点;变态反应类型及其原理;免疫防治的主要内容、疫苗类型、免疫接种类型、免疫失败原因;血清学实验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原理。
熟悉: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结构特点;半抗原的特点及载体效应;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抗体多样性的基础;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的主要功能;MHC的多态性;细胞凋亡与自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对不同病原体的抗感染免疫差异的理论基础;变态反应各类型之间的区别;人工被动免疫制剂;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了解:NKT细胞、M细胞等特殊免疫细胞的基本特点和功能;超抗原的特点及其与普通抗原之间的区别;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及小分子抗体的研究进展;新型疫苗的研究原理及其进展;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等血清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MHC-肽四聚体等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
操作能力:结合线下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沉淀实验、凝集实验、ELISA、荧光抗体染色等常用血清学实验技术操作,能够掌握各实验手段中的操作要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
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免疫应答的抗原递呈、抗原识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效应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能够与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感染免疫的差异、疫苗类型及接种方式等知识建立联系,分析其逻辑合理性。
判断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对实践中的免疫学现象的理论基础进行准确的判断,能够判断实践中的免疫学相关实践活动(免疫接种程序制定和接种方式选用及操作、兽医生物制品的保藏使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选择和操作等)的准确性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3. 素质目标:
结合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围绕建设农林特性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的目标,授课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兽医岗位职业道德和动医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的树立,要求学生熟悉并严格遵循兽医的道德责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结合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用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结合免疫系统细胞和分子特有的不忘初心、舍身取义等人性化精神内核,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和树立学生爱国报国情怀。
第一章 绪论
绪论
延伸阅读
讨论1
1. 绪论
第二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2 免疫系统
第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第二节 抗原决定簇
讨论
3 抗原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其生物学作用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McAb
讨论
4 免疫球蛋白
第五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特性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
讨论
5 细胞因子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一节 MHC分子结构
第二节 MHC分子功能
讨论
6 MHC
第七章 先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讨论
先天性免疫文献阅读
7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八章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递呈
第一节 抗原递呈细胞
第二节 外源性抗原递呈
第三节 内源性抗原递呈
讨论
8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第九章 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第二节 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活化过程
第三节 效应T细胞的作用
讨论
9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章 B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讨论
10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一章 黏膜免疫反应
黏膜免疫反应
文献阅读
讨论
11 黏膜免疫应答
第十二章 变态反应
第一节 I型变态反应
第二节 II型变态反应
第三节 III型变态反应
第四节 IV型变态反应
讨论
12 变态反应
第十三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
第二节 抗细菌和真菌感染免疫
14 抗感染免疫
第十四章 免疫防治
第一节 常规疫苗
第二节 生物技术疫苗
疫苗种类和特征及生产流程-动画-医学-供参考
疫苗接种示例及相关指南和标准-供参考
讨论
15 免疫防治
第十五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技术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国家标准-部分
17 免疫学检测技术
本课程以《家畜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病理学》、《动物生理学》为基础,与《兽医微生物学》相辅相成,共同为专业核心课程《家畜传染病学》奠定基础。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教材:
《兽医免疫学》2015年 崔治中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二版
2. 参考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英文)》第五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兽医微生物学》2001年 第三版 陆承平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动物免疫学》2003年 杨汉春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第三版 2001年 陈慰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代动物免疫学》(第二版)2001年 王世若主编 吉林科技出版社
1. 本课程部分动画视频来自网络,已标明出处,仅作教学借鉴。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课程负责人联系。
2. 本课程上传的所有资源仅能作为学习之用。
3.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了兽医免疫学基本理论,可选择性地结合参考资料和相关网站根据自身需求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