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劳动就业的市场分析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4日 ~ 2020年05月30日
学时安排: 4-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当今,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类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如大学生失业、民工潮与民工荒、工资增长、收入差距扩大等。为什么会出现失业?为什么会有收入差距?上大学是不是值得的?我们应该如何作教育和劳动决策?解答这些令人困惑而又迷人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学理论,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劳动经济学吧!
当今,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类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如大学生失业、民工潮与民工荒、工资增长、收入差距扩大等。为什么会出现失业?为什么会有收入差距?上大学是不是值得的?我们应该如何作教育和劳动决策?解答这些令人困惑而又迷人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学理论,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劳动经济学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学科的专业核心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课程本身理论性、专业性突出。同时也可以作为经济学、管理学等重要的专业科类课程。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的内容设置逐渐从专业课领域向创新创业教育课领域渗透。

课程体系完整,提供丰富的辅助资料,数字资源丰富且层次分明。本课程教学视频和教学组织的设计,注重专业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时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啃老”、“公务员热”、“研究生就业”等讨论话题贴近社会生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兼具劳动经济学思维素质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分为八个专题,包括了导言,劳动需求分析,劳动供给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劳动力市场歧视,失业等。都是经济市场中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话题。

 


授课目标

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当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使学生能认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现代劳动经济问题,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企业及社会面临的实际劳动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之中。

成绩 要求
  1. 最终成绩=单元测验*30%+期末考试*40%+课程讨论*30%

  2. 课程按百分制计分,总评成绩60分~84分为合格,85分(含)以上为优秀。

  3. 课程讨论占30%,在“课堂交流区”的讨论计入成绩(讨论标题会标注为计分讨论题),在其他讨论区的讨论不计入成绩。课程讨论以活跃度为判断依据,学员需在“课堂讨论区”内进行至少20次有效讨论方能获得该部分满分。



课程大纲
导言
课时目标:我们来一起了解劳动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并简单讨论劳动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1-1劳动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1-2劳动经济学中“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1-3劳动经济学的价值和特点
劳动需求分析
课时目标:这个章节的知识点,带领大家从动态角度把握劳动力的需求;并且我们尝试通过本章学习让大家能够掌握劳动经济学思维的方式。
2-1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2-2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2-3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2-4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2-5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推导劳动需求曲线
2-6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2-7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2-8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2-9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第二章 小结
劳动供给分析
课时目标: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力市场两个最重要的主题,劳动供给分析的知识点让我们更加贴近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问题。
3-1-1劳动力范畴分类
3-1-2劳动力参与率
3-2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3-3劳动和闲暇 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3-4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均衡的工作时数
3-5工作时数与非劳动收入变化
3-6工作时数与工资率变动
3-7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和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3-8效用最大化、家庭生产与劳动供给
3-9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3-10劳动力供给与福利制度
3-11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第三章 小结
劳动力流动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劳动力流动的成因,以及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了解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劳动力流动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
4-1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4-2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分析
4-3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
4-4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政策分析
第四章 小结
劳动力市场歧视
课时目标: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歧视吗?歧视是怎么分类和表现的,学习完本章的知识点,你会对歧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5-1歧视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5-2个人偏见模型——雇主的歧视
5-3个人偏见模型——顾客歧视和雇员歧视
5-4统计性歧视模型
57-5 非竞争性歧视模型
第五章 小结
失业
课时目标:对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的了解和思考;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模型,同时能够了解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
6-1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6-2失业的类型
6-3贝弗里奇曲线
6-4工作搜寻理论 1 斯蒂格勒模型
6-5工作搜寻理论 2 麦柯尔模型
6-6刚性工资理论
6-7效率工资对失业原因的解释
第六章 小结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

1、劳动经济学 曾湘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   蔡昉 北京师大出版社

3《劳动经济学》(法)卡赫克,(法)齐尔贝尔博格 著,沈文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西方劳动经济学概论 马斌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5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8) 作者:()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译者:刘昕|校注: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林姝敏

林姝敏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