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普通化学B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10月15日 ~ 2020年12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5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求的中心科学。因此不论是对于学习社会科学的同学还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同学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更好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以及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求的中心科学。因此不论是对于学习社会科学的同学还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同学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更好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以及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普通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类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化学基础理论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学科中,对其他化学课和专业课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化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它是同学们进入化学领域的入门课程。课程主要围绕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溶液的性质与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原理这两大体系来展开内容的阐述。具体讲授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溶液和胶体以及溶液的四大化学平衡原理等共10个章节。总学时50,学分3.0。

普通化学的特点是涵盖面较广。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某些地方也涉及有机化学内容。以上这些内容的专门知识将来都会有专门的课程来讲授,普通化学课仅限于介绍化学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化学原理。

课程的讲授将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借助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更高级的化学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是在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的基础上,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必要的近代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普通化学》课程是同学们进入大学所学的第一门化学课。也是同学们迈向精彩化学的第一扇大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奇妙的普通化学探索之旅吧!


授课目标

使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理论基本知识、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配合离解和沉淀溶解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化学计算和查阅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成绩 要求

一、总分(100%)组成说明:

1. 单元测验占15%(客观题,多次提交有效得分为最高分值);

2. 单元作业占10%

3. 论坛讨论占10%(注意:获取满分用户需要在“课堂讨论”中回复的数量大于5);

4. 慕课堂练习占15%;

5.期末考试占50%。


二、证书说明:
  本课程设置合格证书,以及优秀证书。
  1. 合格:60≤总分≤84分;
  2. 优秀:85总分。


为了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过程更加负责,保证平台证书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从2019年9月份开始,中国大学MOOC将不再发放免费证书;认证证书(同时有纸质版和电子版)需申请并付费:100元/份。

课程大纲

0 绪论

0 视频、讲稿和讨论

0 测验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讲稿

1.4 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

1.3 核外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1.2 核外电子的量子化特征

1 单元测试

1.8 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作业

1.7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与核外电子排布式

1.6 原子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1.5 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像

1.1 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 单元测试

2.3 杂化轨道理论

2.6 氢键

2.1 离子键理论

2 讲稿

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 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

2.2 共价键理论

2 作业

3 化学热力学

3.6 自发过程及其特点、熵

3.7 熵的计算

3.2 热与功、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3.3 定容反应热、定压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3.5 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燃烧焓计算反应热

3 作业

3 单元测试

3.9 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3.1 热力学基础知识

3.4 利用Hess定律计算反应热

3.8 吉布斯自由能定义、自发性判定

3 讲稿

4 化学平衡

4.4 化学平衡的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 单元测试

4.1 平衡状态与标准平衡常数

4.3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 讲稿

4.2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4 作业

5 化学动力学基础

5.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讲稿

5.5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单元测试

5.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4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5.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5 作业

6 溶液和胶体

6.1 分散体系

6.7 胶体溶液的性质

6.6 溶液的渗透压

6.8 胶团的结构

6.3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6.2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6 讲稿

6.4 溶液的沸点升高

6 作业

6 单元测试

6.5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7 酸碱反应

7.3 酸碱的解离平衡

7.11 缓冲溶液的配制

7.6 两性物质水溶液pH的计算

7.1 电解质溶液(离子强度、活度)

7.9 缓冲溶液与缓冲作用的原理

7.7 浓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7.8 介质酸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分布系数)

7.10 缓冲溶液的pH计算

7 作业

7 单元测试

7.5 多元弱酸碱水溶液pH值的计算

7.2 酸碱理论

7.4 一元弱酸碱溶液的pH计算

8 沉淀反应

8.7 沉淀的转化

8.6 分步沉淀

8.4 溶度积原理

8.1 溶解度

8.5 沉淀的生成

8 作业

8.3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换算

8 单元测试

8.8 沉淀的溶解

8.2 溶度积

9 配位化合物

9.6 配位平衡的移动

9.4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磁性

9.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9.3 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9 单元测试

9.5 配位平衡

9.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0 氧化还原反应

10.5 标准电极电势

10.3 原电池

10.11 生成沉淀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0.8 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0 单元测试

10.12 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0.10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0.13 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应用

10.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0.7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方程式

10.6 电极电势的应用

10.4 电极电势的产生、标准氢电极

10.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0.9 能斯特(Nernst)公式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中化学、高中数学

参考资料

1.《普通化学及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出版,福建农林大学化学教研室主编,2002出版;

2.《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华彤文主编,2013年出版;

3.《普通化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写,2011年出版。



常见问题

Q :  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燥?

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拍摄制作而成,并且由于是MOOC的方式,所以课程拆分成了不同的知识点,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Q :  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1)我们的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因此您可以自由安排您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但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显示这种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黄玉梓

黄玉梓

副教授

蒋疆

蒋疆

省级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

郑石英

郑石英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