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运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建设始于2004年,先后被评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建设始于2004年,先后列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号召,提出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总结人体运动规律,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将原理融入实验,将科研融入教学。进一步扩大了课程受众面,不仅面向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等专业学生,也适用于喜爱运动并有兴趣了解运动康复的社会人士学习。

在教学中坚持以运动技能诊断和运动机能评定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把力学原理和方法与技术动作相结合,开展虚实相结的实验教学。秉承“科研促教学”的态度,基于团队发现并证明的“步态最小作用量原理”和发明的“器官地图化技术”等科研成果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牢记“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这一运动机能适应性原则;将力学参数与人体运动技能联系起来,理解科学诊断与科学评价的内涵。

 课程灵活运用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依靠在线课程平台,设计教学框架,使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展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使学生能通过该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实现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际应用为目的,进行在线课程的沉浸式教学。

 

特邀本课程团队的研究生:2012伦敦奥运举重冠军 林清峰、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亚军 李文斌、2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三级跳银牌 傅鹭娜同学答疑、讲解或示范。

 



授课目标

本课程基于“科研促教学”的理念:(1)基于团队发现并证明的“步态最小作用量原理”,通过对步态的虚拟仿真分析,了解演绎推理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基于团队提出的“器官地图化技术”,通过对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定量描述,结合仿真分析,使学生牢记“结构决定功能,形态因功能而改变”这一人体运动器官的机能适应性特征;(3)基于团队建立的“足印迹诊断方法”,将力学参数与人体运动联系起来,理解科学诊断与科学评价的内涵。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基础力学知识、爱好运动。


证书要求

通过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线上测验与实验报告,通过期末考核,达到60分以上。

作业测验线上期末考试讨论域外成绩合计
15%15%50%5%15%100%



参考资料

陆爱云主编.《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

阿瑟 E.查普曼著, 金季春 译. 《人体基本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年

钱竞光,宋雅伟等编著,《运动康复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252fe39b-382a-4966-abd8-50fb1fbfdb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