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以马列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素质和独立的科研、教学能力。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学生能系统了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宗教学等方面的学科理论,能够很好地掌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研究态势和研究手段、方法,能够从事学校、科研机构、外事机构等部门的工作。
重点:系统讲述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世界近现代史形成、发展脉络有深刻认识,掌握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动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教学及科研能力。
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重要目的,就是以世界全局的眼光,注重人类自身的活动,综合考察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以来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揭示人类历史在这五个多世纪中的时空成长。
导论
导论
第一章 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世界
1.1 地理大发现
1.2 文艺复兴
1.3 宗教改革
1.4 近代早期欧洲诸国的专制君主制(上)
1.5 近代早期欧洲诸国的专制君主制(下)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2.1 尼德兰革命
2.2 英国革命(上)
2.3 英国革命(下)
2.4 美国革命(上)
2.5 美国革命(下)
2.6 法国大革命(上)
2.7 法国大革命(中)
2.8 法国大革命(下)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 欧美各国工业革命
3.2 早期工人运动
3.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
4.1 英国自由主义改革
4.2 脾斯麦和德国统一
4.3 俄国1861年改革
4.4 美国内战
4.5 日本明治维新(上)
4.6 日本明治维新(下)
4.7 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和近代世界体系的巩固
第四单元 单元测验
第五章 20世纪初的世界
5.1 20世纪初的欧洲列强与美日的崛起
5.2 俄国1905年革命与亚洲觉醒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6.1 大战的起源及其性质
6.2 大战的进程及其影响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7.1 俄国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7.2 苏俄政权的巩固与全欧革命浪潮
第七章 单元检测
第八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8.1 巴黎和会:列强构想及会议的召开
8.2 凡尔赛和约签订和体系的建立
8.3 华盛顿会议与国际联盟
第八章 单元测验
第九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9.1 战后的法国与英国
9.2 魏玛德国与意大利法西斯
9.3 战后美日与德国赔款问题
9.4 欧洲安全问题
第九章 单元测验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10.1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苏联的成立
10.2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10.3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苏联的对外政策
第十章 单元测验
第十一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11.1 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11.2 印度的非暴力运动
11.3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改革
11.4 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典型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2.1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2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2.3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2.4 英法的衰落
12.5 罗斯福新政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第十三章 走向大战
13.1 意埃战争与西班牙内战
13.2 大战的迫近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4.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开始
14.2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二战的转折
14.3 太平洋战局的变化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十四章 单元测试
第十五章 20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5.1 科学技术的进步
15.2 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
第十五章 单元测验
第十六章 二战后谋求世界霸权的美国与冷战的开始
16.5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援助——第四点计划
16.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16.2遏制战略的酝酿与冷战的开始
16.3柏林危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6.4美国对西欧的援助——马歇尔计划
第十六章 单元测验
第十七章 美国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
17. 美国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
第十七章 单元测验
第十八章 美国霸权的衰落与对外战略的调整
18.1西方阵营的分化
18.2 尼克松主义
第十八章 单元测验
第十九章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19.1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19.2亚非会议的召开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十九章 单元测验
讨论课
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战争和法典
法国史参考书目
《纳粹大屠杀》
《美国独立战争述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美国独立战争述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纳粹大屠杀
世界史(六卷本)
期末作业参考论文
《纳粹大屠杀》
《评价拿破仑》
《美国独立战争述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了解初、高中世界历史基础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陆庭恩、艾周昌编著:《非洲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齐世荣总主编,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上下册,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刘祚昌、王觉非分卷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郑家馨、何芳川: 《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丁建弘、陆世澄主编:《德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胡才珍:《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全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高放等:《三个国际的历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版。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年版。
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迟越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王保存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杨闯编著:《近代国际关系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