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古代汉语(下)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9月15日 ~ 2020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68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59)
spContent=“古代汉语”是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观察、研究具体古代汉语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关注古今汉语的异同和认知规律,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古汉知识和文化,为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古代汉语”是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观察、研究具体古代汉语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关注古今汉语的异同和认知规律,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古汉知识和文化,为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古代汉语”是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获得教改立项,2017年获得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立项。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7位教师均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分别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长期从事汉语教学,2位博导,6位硕导,3位博士后。1位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文化名家”,1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对该专业的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化修养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使用的目前高校通行的教材,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配套教材为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参照常规全日制教学安排,全面系统,条理明晰,重点突出,便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系统学习与复习。《古代汉语》共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设。《古代汉语上》的内容主要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内容有绪论,怎样查字典辞书,古今词义的异同,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齐桓公伐楚,左传:晋灵公不君,左传:齐晋鞌之战,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判断句、也字,叙述句、矣字、焉字,否定句、否定词,疑问句、疑问词。涉及到工具书的使用,汉字学、词汇学、句法等有关通论知识,以及《左传》《战国策》的文选篇目精讲,通过文选的学习,有利于检验通论知识是否掌握;通论部分能将文选中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观察、研究具体古代汉语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关注古今汉语的异同和认知规律,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古汉知识和文化,为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其在自主、愉悦中提高系统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效率。

教师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意古今沟通、辨析异同,注意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课程教学对象为在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第二学历、通识课程学生,函授、网络和自学考试学员,以及相关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考生。

 



授课目标
  • 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观察、研究具体古代汉语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关注古今汉语的异同和认知规律,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古汉知识和文化,为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意古今沟通、辨析异同,注意讲练结合、学以致用。使其在自主、愉悦中提高系统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效率。



课程大纲
论语:季氏
课时目标:熟读文选,培养语感,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季氏》的内容,了解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礼记:大同
课时目标:熟读文选,培养语感,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大同》的内容,了解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词类的活用
课时目标:了解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别及其特点,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的兼类的区别,重点介绍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情况,并探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要求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掌握辨别的具体方法,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选句例加以分析。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课时目标:了解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系统和者字、所字的性质作用。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选句例加以分析。
(一)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不同。
(二)人称代词
(三)指示代词
(四)特别的指示代词“者”字和“所”字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课时目标:熟读文选,培养语感,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了解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孟子:许行
课时目标:熟读文选,培养语感,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许行》的内容,了解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连词、介词
课时目标:了解古代汉语的连词和介词,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主要包括与、且、以、而、则、然、虽、之等,常用介词包括以、於(于)、为、与、之等。要求在准确理解连词和介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连词和介词的用法,能在文句中辨认,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一、连词
二、介词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课时目标:了解古代汉语语气词与词头、词尾。要求掌握一些主要语气词(句首、句中)的用法及其表达的语气,了解一些词头、词尾的用法,意在培养学生理解文言语气词和词头、词尾的能力,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唯”三字。
(二)词头,词尾
1.词头“有”“其”“言”“于”“薄”五字。
2.词尾“然”字。
庄子:胠箧
课时目标:熟读文选,培养语感,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胠箧》的内容,了解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吕氏春秋:察传
课时目标:熟读文选,培养语感,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察传》的内容,了解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重点字词的分析。
(二)重点句子的分析。
(三)串讲全文大意。
通论《诗经》的用韵、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课时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古今语音差异,建立发展的语音观,掌握有关古音知识的基本概念,了解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加深对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的认识。
(一)上古音的声母系统
(二)上古音的韵部系统
(三)古音知识的运用
古书的注解
课时目标:简明介绍古注的发展、体例和术语等。要熟悉旧注的体例,了解古代的重要注家,掌握旧注术语用法,在此基础上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
(一)古书注解的名称
(二)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
(三)读旧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附:古书校勘
古书的句读
课时目标:要求明确辨明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加强古书句读的练习。
(一)辨明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
(二)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和标点古书的错误类型
(三)古书标点致误的原因
古汉语的修辞
课时目标:讲授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如引用、譬喻、代称、并提、互文、倒置、委婉、省略等。要求掌握这些修辞手法,从文言文中辨识出这些修辞现象,提高理解文言文和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二)古代汉语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
诗律
课时目标:讲授近体诗的诗律,主要有近体诗的分类、押韵、平仄、对偶、句法等,使学生了解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具备分析近体诗格律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懂得诗律的基础上能够初步写作近体诗。
(一)什么是格律
(二)古体诗及其特点
(三)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参考资料

一、教材、专著、论文(按音序排列)

(一)其他教材

董志翘,杨琳主编:《古代汉语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14年版。

黄德宽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蒋冀骋主编,蔡梦麒唐生周副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宁主编:《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殷国光,赵  主编:《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俞理明,雷汉卿主编:《古代汉语》,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世举,李运富主编:《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郑振峰,李索,武建宇主编:《古代汉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二)绪论(动态更新)

裘锡圭:《谈谈进行古代语文的学习和研究的一些经验教训——基础要扎实些,考虑要全面些》,刊于傅杰主编《望道讲座演讲录——复旦大学中文学科发展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力:《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语文学习讲座丛书》第6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三)文字(动态更新)

陈炜湛:《古文字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2006年版。

林志强:《汉字学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商务印书2013年版。

裘锡圭:《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语文建设》1991年第2期。

  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曾宪通,林志强:《汉字源流》,中山大学出版2011年版。

(可查阅《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字源》等工具书)

(四)词汇(动态更新)

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中华书局2010年版。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清)刘淇:《助字辨略》,中华书局2004年版。

吕叔湘:《文言虚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中华书局1956年版。

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永言 :《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故训汇纂》等工具书)

(五)语法(动态更新)

曹广顺、遇笑容:《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

董希谦:《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和发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冯胜利(汪维辉译):《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

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论争的几点认识》,《王力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诚:《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语言研究》1957年第2期。

梁冬青:《出土文献“是是”句新解》,《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

刘乾先:《古汉语中应特殊理解的双宾语结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倪祥保:《先秦汉语系词识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任学良:《判断词“是”见于先秦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日)太田辰夫,蒋少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钰明:《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7年第01期。

  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肖娅曼:《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

杨伯俊,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日)志村良治,江蓝生,白维国:《中国中世纪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2005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  称代编》,中华书局1990

(六)训诂(动态更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郭在贻:《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中华书局2005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孙雍长:《训诂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年2010年版。

  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陕西人民出版年1987年版。

赵振铎:《训诂史略》,中州古籍出版年1988年版。

(七)音韵(动态更新)

丁声树撰文  李荣制表:《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高本汉著,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译:《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

  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2004年版。

张世禄,杨剑桥:《音韵学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曾运乾:《音韵学讲义》,中华书局1996年版。

(八)修辞(动态更新)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杨树达:《汉语文言修辞学》,中华书局1980年版。

赵克勤:《古汉语修辞简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九)古籍校勘整理等(动态更新)

  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垣:《校勘学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年版。

俞越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年版。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十)语言史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二、配套练习

林海权,王尔康,陈玄荣等编著:《<古代汉语>习题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马景仑,董志翘主编:《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中华书局2009年版。

三、网站资源(动态更新)

国学大师https://www.guoxuedashi.com/

 

 

另外:学习参考书包括《古代汉语》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列书目。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问题:如何确保自己的在线课程成绩有效?


回答:为了使你的成绩有效,请核对以下个人信息(否则你的成绩可能无效哦):

       1.请所有同学在个人账号--设置--资料设置中,打“*”的地方务必填清楚,如:学校中文名全称、个人真实姓名、邮箱绑定、手机号、昵称等等。

        2.福建师范大学、龙岩学院和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由于建立了自己的SPOC课程,请按照自己学校要求完善个人信息。

        3.其他高校的同学,昵称修改为:学校英文名称缩写+学号+姓名。学校名称缩写为:闽南科技学院-MNKJXY;集美大学-JMU;三明学院-SMU;东方学院-FAFUDF;仰恩大学-YEU(学校缩写务必正确,否则成绩无效);其他高校由该校教务处确定。其他信息请自行补充完善(如真实姓名、学号、学校等)。



福建师范大学
9 位授课老师
陈鸿

陈鸿

副教授

林志强

林志强

教授

蔡英杰

蔡英杰

教授

推荐课程

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上新早鸟价】

机械攻城狮-fighting

61人参加

工程图学期末冲刺-5小时突击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制图

mao-sir

4039人参加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冲刺/考研-5小时突击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攻城狮-fighting

6775人参加

机械原理不挂科-5小时学完机械原理

猴博士爱讲课

17387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