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9月02日 ~ 2020年11月02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质量是检验的生命。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懂得《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不只是领导的事,而是全体医护人员,尤其是检验人员的事。《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不仅告诉您如何进行科室人员管理、实验室设计;而且告诉您哪些你意想不到的环节会严重影响生命健康数据。
质量是检验的生命。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懂得《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不只是领导的事,而是全体医护人员,尤其是检验人员的事。《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不仅告诉您如何进行科室人员管理、实验室设计;而且告诉您哪些你意想不到的环节会严重影响生命健康数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管理是人类组织活动的基本手段,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人、财、物、时间、方法、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最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适应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和需要,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管理临床实验室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确保实验室工作正常有序,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数据,为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公共健康服务的一门学科,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共10章,48个视频,从临床实验室管理目标出发,注重基础知识,启迪临床应用,拓展创新思维,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补充,通过师生对话、情景剧展示、实景拍摄、技能操作示范、实验室管理专家讲解等方式,强调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教学内容包括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要、人员管理、临床实验室分区和布局、实验室安全管理、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检验中检测系统的性能控制、检验中的质量保证、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以及精益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熟悉临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方法,能够保证实验室安全有效地运行,获得准确、可靠、快速的医疗信息,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熟悉临床检验方法的设计、应用评价,充分发挥临床实验室的作用。

本课程教学团队乐意为每位同学答疑并提供学习上的帮助,让您的学习更轻松、更高效!在学习中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欢迎提问、交流和讨论。

成绩 要求

平时及格,总分大于60。

课程大纲
医学实验室管理概要
课时目标:掌握医学实验室、质量的定义;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原理。熟悉医学实验室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了解临床实验室的常用的质量指标。
第一节 医学实验室
医学实验室的定义和种类;医学实验室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课程思政:从医学实验室的功能变化,融入医者仁心,注重质量,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
第二节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质量指标;质量管理体系。
人员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实验室负责人资质要求,能力评估的方法和应用。熟悉岗位描述要点;实验室新近人员安全培训和准入;新上岗人员质量控制培训和准入;能力评估缺陷的识别和再培训。了解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资质要求;岗位描述应用分析;新上岗人员专业培训和准入;能力评估后的授权。
第一节 人员资质
实验室负责人资质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资质要求。
第二节 岗位描述
岗位描述要点;岗位描述应用分析。
第三节 新上岗人员的培训
实验室新近人员安全培训和准入;新上岗人员专业培训和准入;新上岗人员质量控制培训和准入。
课程思政:融入
第四节 能力评估
能力评估;能力评估应用分析;能力评估后的授权;能力评估缺陷的识别和再培训。
临床实验室分区和布局
课时目标:掌握质量和安全相关的空间布局;生物安全的设计要求和管理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PCR实验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熟悉空气流向的设计和管理;样本采集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了解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第一节 总体布局和设计要求
质量和安全相关的空间布局;空气流向的设计和管理;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生物安全的设计要求和管理。
第二节 特殊实验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
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PCR实验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样本采集室的设计和空间利用。
实验室安全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生物安全风险识别;设施与防护;感染性废物储存、消毒和处理;应急预案。熟悉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急演练;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了解化学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强电安全和消防安全。
第一节 生物安全管理
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识别;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设施与防护;感染性废物储存、消毒和处理;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
第二节 化学安全管理
化学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
第三节 强电安全管理
强电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强电风险防范;培训和监督。
第四节 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程序;消防设施维护和使用;消防通道;消防演习;消防监督。
检验前的质量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检验项目的选择与组合;样本采集的质量管理;样本核收和拒收的质量管理;样本检测前处理的质量管理。熟悉对样本采集人员的指导与质量管理;样本转运的质量管理。了解检验申请。
第一节 检验申请
检验申请目的与原则;申请信息的基本要求;检验申请方式;检验申请单;检验申请操作程序与质量保证。
第二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组合
检验项目选择面临的问题;检验项目效能评价指标;检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检验项目组合。
第三节 对样本采集人员的指导与质量管理
对医生的指导与质量管理;对护士的指导与质量管理;对患者的指导与质量管理。
第四节 样本采集的质量管理
样本采集的类别选择;样本采集容器与添加剂选择;样本采集时间、部位与采集质量选择;样本采集后标识;样本采集程序的质量保证。
第五节 样本转运的质量管理
样本转运方式选择;样本转运过程的质量管理;
第六节 样本核收和拒收的质量管理
样本核收标准和实例分析;样本拒收标准和实例分析;不合格样本的分析处理。
第七节 样本检测前处理的质量管理
样本离心的质量控制;样本暂存与储存的质量控制。
检验中检测系统的性能控制
课时目标:掌握仪器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检验方法选择;方法验证;生物参考区间;临床决定值。熟悉各临床专业领域性能验证分析特点;性能中断(仪器故障)后的处理。了解仪器设备配置与采购;仪器设备验收、安装与调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非标准方法确认要求。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检测系统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配置与采购;仪器设备验收、安装与调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仪器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
第二节 性能验证和方法确认
检验费方法选择;方法验证;非标准方法确认要求;各临床专业领域性能验证分析特点;性能中断(仪器故障)后的处理。
课程思政:学习理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的国产仪器设备的发展过程,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
第三节 生物参考区间
生物参考区间相关术语和定义;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参考区间的验证;生物参考区间的实际应用。
第四节 临床决定值
临床决定值的定义;临床决定值的制定方法;临床决定值的实际应用。
检验中的质量保证
课时目标:掌握质量控制;实验室间的比对。熟悉临床各专业领域质量控制特点及应用分析。
第一节 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的概念;质控品;质控品浓度水平的选择;质控品的检测频率;质控图;室内质控方法;室内质控失控;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以及周期性评估;患者标本的质控方法。
第二节 临床各专业领域质量控制特点及应用分析
血液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应用分析;体液学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临床生化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临床免疫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微生物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输血学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分子诊断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POCT检验领域的质控应用分析。
第三节 实验室间的比对
实验室间比对;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替代方案;实验室间比对样品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分析;检验结果可比性的控制及对临床活动的影响。
检验后的质量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结果审核;报告的格式和信息要求。熟悉检验后标本的处理;检验咨询和临床沟通。
第一节 结果审核
结果审核制度;结果转录;结果审核方式。
第二节 报告的格式和信息要求
报告格式;报告内容;异常报告内容的标识;危急值的确定、标识、通知和质量监控;报告审核人员的授权和管理;数据保存;报告发布;检验结果的查询。
第三节 检验后标本的处理
标本储存的目的;标本储存的原则;储存标本的种类及条件;标本储存制度;废弃标本的处理。
第四节 检验咨询和临床沟通
检验咨询服务;反馈意见的处理;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熟悉ISO15189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信息系统失效或停机时的处理程序和能力培训。了解职责和权限。
第一节 职责和权限
第二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
ISO15189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三节 信息系统失效或停机时的处理程序和能力培训
实验室信息系统失效的识别;信息系统停机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停机的应急演练;信息系统停机时的检测和检测记录;信息系统停机时的报告和结果发布;信息系统再停机的预防。
精益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精益管理的定义和起源;5S现场管理;危急值、TAT管理。熟悉急诊检验耗材、试剂管理改进;临检室流程布局改进。了解精益管理在临床实验室中的作用。
第一节 精益管理概述
精益管理的定义和起源;精益管理在临床实验室中的作用。
第二节 精益管理常用工具
可视化管理;价值流程图;均衡工作量;节拍时间;单件流;差错预防;标准化操作;5S现场管理。
第三节 精益管理与临床实验室质量改进
危急值、TAT管理;急诊检验耗材、试剂管理改进;临检室流程布局改进。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杨惠、王成彬编著.《临床实验室管理》.第1版.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2.李艳、李山编著.《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第3版.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3.丛玉隆、王前编著.《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第2版. 出版地: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


福建医科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陈清泉

陈清泉

副教授

高瑶

高瑶

副教授

林东红

林东红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