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一门学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校选修课。本课程已经开设了四期,全国有6万多人选修了该课程。
2017年8月,陈润华老师的《孙子兵法鉴赏》中国大学MOOC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规划系列教材正式出版,国内外正式发行。
2017年12月,陈润华老师的《孙子兵法鉴赏》中国大学mooc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在线教育精品课程。
《孙子兵法鉴赏》mooc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的谋略致胜之道;
第二部分:孙武的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全争天下的国家战略战术思想鉴赏;
第三部分:孙武的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军队战略战术思想鉴赏。
通过教学,让人们了解掌握孙武军事谋略知识或兵法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特点和国内外研究、应用孙武兵法概况,以及了解掌握孙武的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全争天下的战略战术知识,明确战争或竞争是国家、民族、阶级、政治集团或人的群体、单个人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并且学会鉴赏战略战术思想。此外,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竞争意识,具备重视国家安全和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建设能力;具备战略战术运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力;具备初步充分运用智慧、借助自然及学科规律的处理事件的能力,针对学习、生活、工作的不同需要,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孙子兵法》谋略知识。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不可缺少的必要基础。
《<孙子兵法>鉴赏》(Appreciation of Master Sun's Art of War )通过对《孙子兵法》的战争哲学鉴赏,提高人们的战争与竞争的思想品质,他从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战略战术的艺术中掌握制胜之道,通过战争与竞争的战略战术智慧洗礼,提高战略战术思维水平和统帅之道的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加速中国和人类的和平发展。
《孙子兵法》——致胜之道
1.《计 篇》 计胜之道
2.《用间篇》 知彼之道
3.《作战篇》 速胜之道
4.《谋攻篇》 全胜之道
5.《形 篇》 形胜之道
6.《势 篇》 势胜之道
8.《军争篇》 争胜之道
9.《九变篇》 机胜之道
10.《行军篇》 行胜之道
11.《地形篇》 地胜之道
12.《九地篇》 客胜之道
13.《火攻篇》 天胜之道
1.知识方面:了解《孙子兵法》主要内容和应用情况,加深对其价值、地位和现实意义的理解。
2.能力方面:具备战略战术运筹能力,具有初步充分运用智慧、借助自然及学科规律的处理事件的能力。
3.素质方面:善于运用《孙子兵法》谋略知识;掌握谋略基本知识,提升素质。
第一周:谋略致胜之道——《孙子兵法》概述
1.1 把握《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精髓——让您致胜有道
1.2 掌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内涵——让您纵横捭阖
1.3 学习《孙子兵法》战略战术体系——让您全争天下
第一周单元测验
第一周作业:简述存亡辩证关系
第二周 孙武的“计胜之道”——《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鉴赏
2.1 计划、谋划与“庙算”决策——孙武计战思想概述
2.2 计胜之道:“察”——察胜之道 研究战争和竞争的逻辑起点
2.3 计胜之道:“经”——经胜之道 预测判断胜负可能的“五事”
2.4 计胜之道:“校”——校胜之道 比较力量运用能力的“七计”
2.5 计胜之道:“制”——制胜之道 争取计划实施的主动
2.6 计胜之道:“诡”——诡胜之道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7 计胜之道:“算”——算胜之道 未战庙算、疏而不漏
2.8 计篇总结:“校之以计”——方能更好运筹帷幄
第二周单元测验
第二周作业:面对人类最残酷的战争或竞争,孙武的计篇给了您哪些启示?
第三周: 孙武的“知彼之道”——《孙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间篇”鉴赏
3.1 先间后计再战、用间是用计的基础——孙武用间思想概述
3.2 知彼之道:知——以间侦敌的“成功之道”
3.3 知彼之道:类——五间俱起的“驭间之道”
3.4 知彼之道:道——用间使间的“间战之道”
3.5 知彼之道:系——谍报活动的“统战之道”
3.6 知彼之道:智——洞察利用的“智战之道”
3.7 用间篇总结:“上智用间”——准确知彼争赢天下
第三周单元测验
第三周:简述用间中的“五间”内涵,为何在“五间”中反间最为关键?并从你看过的影视片、历史故事中举1-2例说明。
第四周: 孙武的“速胜之道”——《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鉴赏
4.1 速战速决、以战养战——孙武速胜战略思想概述
4.2 速胜之道:金——物资装备是取胜的“基胜之道”
4.3 速胜之道:胜——兵贵胜不贵久的“决胜之道”
4.4 速胜之道:速——用兵速决与持久的“辩证之道”
4.5 速胜之道:输——可继可为、保障供给的“备战之道”
4.6 速胜之道:足——胜敌而益强的“养战之道”
4.7 速胜之道:善——务食于敌、善为己用的“胜敌之道”
4.8 作战篇总结:唯在速胜、务食于敌——赢取生存发展主动权
第四周单元测验
第四周作业:在分析战争投入的规模范围和影响危害的基础上,孙子提出了战争有效投入哪四项基本原则?并简要说明之。
第五周: 孙武的“全胜之道”——《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鉴赏
5.1 欲攻先谋、全策取胜——孙武谋攻战略思想概述
5.2 全胜之道:全——用兵最高境界的“全全之道”
5.3 全胜之道: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争之道”
5.4 全胜之道:用——不同兵力对比情况下的“用兵之道”
5.5 全胜之道:统——制胜万全之策唯在于将的“统御之道”
5.6 全胜之道:知——谋攻之秘在于审已料敌的“知胜之道”
5.7 谋攻篇总结:知彼善用、智谋胜敌——用全胜谋略、全知信息争胜天下
第五周单元测验
第五周作业:简述孙子提出的四大谋略原则,并至少举出1个例子说明之。
第六周:孙武的“形胜之道、势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四、五篇“军形篇、兵势篇”鉴赏
6a-b 第六周 学习目录概览
6a.1 善战善守 胜于无形——孙武“军形篇”战争实力论概述
6a.2 形胜之道:守——兵力部署总原则的“守胜之道”
6a.3 形胜之道:保——攻守选择原则的“保胜之道”
6a.4 形胜之道:道——战略控制总目标的“道胜之道”
6a.5 形胜之道:算——形势判断方法的“镒铢之道”
6a.6 军形篇总结:军事实力——强形无形胜有形
6b.1 活用巧用、因利制权——孙武“兵势篇”作战态势论概述
6b.2 势胜之道:造——完善组织力量系统的“造势之道”
6b.3 势胜之道:运——形成和发挥强大战斗力的“运势之道”
6b.4 势胜之道:奇——奇正变化和作用的“奇胜之道”
6b.5 势胜之道:战——战势姿态和方法的“战势之道”
6b.6 势胜之道:任——善战者断势利势的“任势之道”
6b.7 兵势篇总结:调控兵形、克敌制胜——作战指挥要造势用势
第六周单元测验
第六周作业:简述“军形篇”中的“守、保、道、算”的含义?
第七周:孙武的“致人之道、争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六、七篇 “虚实篇、军争篇” 鉴赏
第七周 学习目录概览
7a.1 致人而不致于人——孙武战争虚实关系论概述
7a.2 致人之道:致——转变虚实要诀的“致人之道”
7a.3 致人之道:转——转变虚实方法的“虚实运道”
7a.4 致人之道:察——虚实之秘的“察敌之道”
7a.5 致人之道:因——虚实之用的“因制之道”
7a.6 虚实篇总结:避实击虚 掌握主动 ——虚实篇核心是因敌制胜
7b.1 争胜方略和规律——孙武用兵战略战术思想概述
7b.2 争胜之道:迂——军争战斗总略的“迂胜之道”
7b.3 争胜之道:争——军争危险解法的“争胜之道”
7b.4 争胜之道:诈——军争兵以诈立的“诈胜之道”
7b.5 争胜之道:力——军争素养行为的“力胜之道”
7b.6 争胜之道:胜——军争后勤补给的“胜道之道”
7b.7 争胜之道:统——军争统一原则的“统帅之道”
7b.8 争胜之道:治——军争心战夺气的“心气之道”
7b.9 争胜之道:戒——军争用兵八戒的“戒胜之道”
7b.10 军争篇总结: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争夺有利制胜条件
第七周单元测验
第七周作业:孙武“致人而不致于人”的 四种战术思想是什么?
第八周:孙武的“机胜之道、行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八篇、九篇 “九变篇、行军篇” 鉴赏
8a-b 第八周 学习目录概览
8a.1 因地制宜、因情而变——孙武通变灵活用兵原则概述
8a.2 机胜之道:机——九变之利的“机胜之道”
8a.3 机胜之道:利——杂于利害的“尽利之道”
8a.4 机胜之道:必——覆军杀将的“必败之道”
8a.5 九变篇总结:机变行事、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方法和原则
8b.1 处军相敌、精兵治军——孙武行军相敌用兵规律概述
8b.2 行胜之道:处——适战适行的“处军之道”
8b.3 行胜之道:相——见微知著的“相敌之道”
8b.4 行胜之道:精——精兵建军的“精用之道”
8b.5 行胜之道:统——军队管理的“统御之道”
8b.6 行军篇总结:行军有三——处军、相敌、治军
第八周单元测验
第八周作业 《虚实篇》、 《行军篇》对行业制胜的启示?
第九周:孙武的“客胜之道、地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十篇、十一篇 “九地篇、地形篇” 鉴赏
9a-b 第九周 学习目录概览
9a.1 利用地形以立胜——孙武地形与军事行动关系概述
9a.2 地胜之道:地——用地形以立胜的“地利之道”
9a.3 地胜之道:败——优劣强弱的“兵败之道”
9a.4 地胜之道:料——察敌知彼的“料胜之道”
9a.5 地胜之道:爱——爱育士兵的“爱胜之道”
9a.6 地胜之道:全——把握“四知”的“全胜之道”
9a.7 地形篇总结:地形——兵之助,将之道
9b.1 入敌决胜之法——孙武远程奔袭的战略进攻规律概述
9b.2 客胜之道:地——明九地及战法的“九地战道”
9b.3 客胜之道:夺——打敌要害的“夺爱胜道”
9b.4 客胜之道:决——攻其无备的“决胜之道”
9b.5 客胜之道:一 ——同舟共济的“一心之道”
9b.6 客胜之道:置——深入敌境的“置死生道”
9b.7 客胜之道:结——因势因地的“结友邻道”
9b.8 客胜之道:策——隐蔽准备的“策胜之道”
9b.9 客胜之道:千——随敌屈伸的“千里胜道”
9b.10 九地篇总结:进攻要掌握九地之变,人情之理和决胜之法
第九周单元测验
第九周作业:论《地形篇》、《九地篇》的作战地利之道和九地及战略突袭原理人生事业指导?
第十周:孙武的“天胜之道、制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十二篇鉴赏及全十三篇鉴赏总结
10a-b 第十周 学习目录概览
10a.1 孙武的火攻目标、条件及其法则概述
10a.2 天胜之道:火——速决战事的“火攻之道”
10a.3 天胜之道:水——借力致胜的“水攻之道”
10a.4 天胜之道:慎——安国全军的“慎战之道”
10a.5 火攻篇总结:火攻与兵攻相结合、慎重对待战争
10b.1 掌握《孙子兵法》——拥有战争和竞争的制胜之道
10b.2 孙武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战略战术通论
10b.3 孙武知己的战略战术
10b.4 孙武知彼的战略战术
10b.5 孙武知天知地的战略战术
10b.6 运用《孙子兵法》——谋略制胜、创造新天地
第十周单元测验
第十周单元作业:谈谈《火攻篇》的自然力运用和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的《孙子兵法》谋略制胜魅力?
《孙子兵法》鉴赏MOOC将放在教育部中国MOOC大学平台面向全国,学习课程的对象有以下几类人员:
第1类:大学在校学生。《孙子兵法》鉴赏MOOC是大学的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大学必须在线报名参加学习,并完成该课程的学生。教学和考核方式按照mooc/spoc方式进行,中国MOOC大学平台线上成绩占70%,大学线下集中笔试成绩占30%。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并获得由中国MOOC大学和福州大学授课教师联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其中成绩“优秀”者将颁发优秀证书。证书分为免费证书(电子版)和认证证书(可查询验证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第2类:其他在校学生。大学非必修该科的学生及其他大学学生,可以通过中国MOOC大学平台报名参加线上学习,教学和考核方式按照中国MOOC大学的mooc方式进行,成绩合格的由中国MOOC大学和大学授课教师联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其中成绩“优秀”者将颁发优秀证书。证书分为免费证书(电子版)和认证证书(可查询验证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第3类:政界、军界、商界、学界及其他的爱好者等。可以通过中国MOOC大学平台报名参加线上学习,教学和考核方式按照中国MOOC大学的mooc方式进行,成绩获取方式同第2类。
针对以上3类学习者的特征,按照mooc的“最佳匹配策略”及“接近匹配策略”,采用“专业引导、兴趣激发、协调促进”角色匹配方式,准备对应教学内容的“激发、引导、调适”前导内容,提前宣传公告,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些事先的准备。
参加本mooc学习的学生,每周应安排出4-6小时时间,学习课程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应按照课程要求,完成随堂练习、单元测验、在线论坛讨论、按时完成课后互评作业、按时参加和完成单元测验、期中、期终考试。
《孙子兵法》mooc课程具体量化的判断、评价方式及细节标准如下:
(1)随堂答题(不计分):看视频、完成随堂测试(每视频设置2-3个问答)。
(2)在线单元测验(35%):完成每单元后的单元测试,每次测验包括10道题。每次测验允许尝试3次,30分钟内完成,取最高成绩。
(3)在线讨论(10%):通过单元内容的在线讨论、互动交流、作业互评,检测对内容的熟悉度、掌握度;本项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件的“讨论活动”中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20条及以上。只有参加课件中由老师发起的讨论活动的发帖才能计入成绩。本课程每讲都会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水帖不计分。
(4)在线单元作业(不计人总分):每次作业根据单元要求完成,并进行互评。
(5)在线课程期终考试(55%):包括40道题,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考试是对全课程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课程最后考试,检测对基本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综合掌握程度。
大学本校必修课学生最后成绩按照按照mooc/spoc考核方式方式进行计算:
在线MOOC成绩占70%、课下SPOC的笔试成绩占30%
总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合格,学分的取得按照大学统一规定。
其他学员的成绩计算:
按照以上标准:在线单元测验(35%)、在线讨论(10%)、在线课程期终考试(55%)
1.《孙子兵法鉴赏》中国大学MOOC教材 陈润华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2.《孙子》解故 张文穆 遗著、国防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
3.《世界兵学双璧<孙子兵法>、<战争论>研究》薛国安著、西苑出版社、1998年
4.《活学活用孙子兵法》鲁玉莹 沈阳出版社 2000年10月
5..《<孙子兵法>鉴赏》 陈润华 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
6.《<孙子兵法>解读》黄朴民 孙建民 高润浩编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
7.《谋略艺术教程》 陈润华 柴宇球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8.《孙子兵法新说》 吴如嵩 著、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1月
9.《孙子兵法教程》陈润华 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10.《孙子兵法结构研究》 付朝 著、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1月
11.《孙子兵法教程》 任力 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12.《权力向善——我读<孙子兵法>》张国驥 著、岳麓书社出版社、2015年6月
13.《军事理论教学法》陈润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
14.马骏解读《孙子兵法》 马骏 著、中华书局、2015年1月
15、除上述教材外,参考资料还包括相关期刊文献资料。课程部分视频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团队联系。邮箱:1135942620@qq.com。
16.课程引用了网上一些开放资源,在此对这些资源的提供者表示由衷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