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新闻学基础
分享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立足新闻事业发展脉络,秉持“融通中外”“史论结合”理念,将《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和《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以专题形式重新包装。课程内容涉及最前沿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新闻史论素养。

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绪论、新闻的起源(4课时)、Newspaper的中国化:美查时期的《申报》(4课时)、清末办报高潮与报刊舆论(4课时)、党报在抗战时期的宣传特点、作用和意义(2课时)、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4课时)、新闻舆论(4课时)、两种对立的新闻观念及实践范式(4课时)、新闻工作与新闻职业道德(4课时)、尾声(2课时)。

成绩 要求

最终总成绩=出勤(10%)+课后作业(10%)+课堂讨论(20%+期末考试(60%)。

  • 出勤:迟到一次扣10分,旷课一次扣30分,最后换算成总分的10%,无故旷课3次以上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 课后作业:2次不定期课后作业,各占50分,最后换算成总分的10%。

  • 课堂讨论:需要参与讨论区(课堂)讨论,占总分的20%

  • 期末考试:所有章节结束后有一次期末考试,占总分的60%

60~85分(不包含85分)为合格,85分及以上优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无特殊要求的先修课程,适合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修读,欢迎其他有志了解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与特点的业内人士和普通公众加入。

参考资料
  1.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2. 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 徐新平,《维新派新闻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年;

  5. 王天根,《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6. 王敏,《苏报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7. 本书编写组,《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8. 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

  9.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 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 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 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 丹尼尔•C•哈林、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 詹姆斯·卡伦、朴明珍,《去西方化媒介研究》,卢家银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 米切尔·斯蒂芬斯,新闻的历史(第三版)》,陈继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 彭增军,《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18. 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刘海龙、连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