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电路原理Ⅰ
分享
spContent=电路原理这门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共96学时,分两个学期上课,每学期48学时,其中包括36学时的理论部分和12学时的实验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基础,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定位

电路理论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过渡到专业课程学习的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课程理论严谨,逻辑性强,且有丰富的工程应用。课程涉及微积分、电磁学、线性代数等知识。


课程目标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适合于工程学科的思维方式,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

1~4章为电阻电路模块。包含:电路模型与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程,电路定理。

6、7章为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模块。包含:电容、电感及动态电路,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8~12章为动态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模块。包含:正弦稳态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三相正弦稳态电路,含磁耦合的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频率响应。

13章为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第16章为二端口网络,附录为电路的Multisim仿真分析。


课程特色

1)教学理念:注重基本概念理解,注重逻辑思维引导,注重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教学过程中,注重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更注重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要点归纳的思路。课程包含60多个教学视频,视频通常由实例提出问题,用逻辑推理展开分析,用小结进行要点归纳。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力求基础理论、思维方法与工程应用三者结合。

3)教学资源:视频与课件、教材、测验与考试题库、导学与课堂讨论题形成完整配套。视频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与难点,注重知识的关联。配套教材力求全面详尽,全书贯彻“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归纳总结、例题应用、目标检测、综合检测、工程应用”的教学思路,视频与教材形成良好配套。测验与考试力求多维度综合,每章一个测验(分为15章,题库共225题),每单元一次考试(分为3个单元,题库90题),一次期末考试(题库共30题)。用导学对学习过程与思维方法进行引导每个视频前配一个导学PPT,针对视频内容提出4个问题,并建议阅读教材的相应章节。

4)教学队伍: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课程(网络教育),2009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所依托的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科,为国家A类优势学科。华中科技大学为双一流大学(985大学)。


课程适用对象

课程内容满足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对电路理论的要求,满足电气类本科专业对电路理论的基本要求。非电类本科专业可以选择学习第12346791011章内容。课程参考学时为64~72学时。

授课目标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分析方法,培养适合于工程学科的思维方式,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成绩 要求

成绩构成:课程总分100分;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其中单元测验占20%,作业占20%,课堂讨论占10%。

加分条件:对思维活跃的同学,可获得最高10分的奖励加分,但总成绩不超过100分。思维活跃表现:在“老师答疑区”回答同学提问数量排在前100名内,在“课堂交流区”回答老师给出的讨论题被赞数排在前100名内,对课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数学知识:微分,积分,微分方程,复数运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傅里叶级数。

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的电磁学知识。

参考资料

配套教材

颜秋容. 电路理论——基础篇[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颜秋容. 电路理论——高级篇[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参考教材

[1] 邱关源, 罗先觉. 电路[M],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Charles K. Alexander, Matthew N. O. Sadiku.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 James W. Nilsson, Susan A. Riedel. Electric Circuits[M], Ninth Edition.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