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材料性能学(双语)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6日 ~ 2025年01月07日
学时安排: 4-6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2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我国的港珠澳大桥、高速磁悬浮列车、高铁列车、量子通信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等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彰显了大国风范。试问采用哪些材料,利用了哪些性能铸就了这些国之重器,助力实现中国梦?欢迎你带着这些问题与我们一起走进《材料性能学》课程,开启你探索材料性能奥秘之旅。《材料性能学》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程材料(金属、陶瓷、高分子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课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由教授和博士组成,均长期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本课程的特色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材料科学奥秘,挖掘材料性能潜力,实现材料性能调控,助力新材料开发,开拓材料新应用。
我国的港珠澳大桥、高速磁悬浮列车、高铁列车、量子通信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等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彰显了大国风范。试问采用哪些材料,利用了哪些性能铸就了这些国之重器,助力实现中国梦?欢迎你带着这些问题与我们一起走进《材料性能学》课程,开启你探索材料性能奥秘之旅。《材料性能学》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程材料(金属、陶瓷、高分子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课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由教授和博士组成,均长期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本课程的特色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材料科学奥秘,挖掘材料性能潜力,实现材料性能调控,助力新材料开发,开拓材料新应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材料性能学》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类工程材料(金属、陶瓷、高分子聚合物)的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和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ies),包括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韧性、断裂、疲劳以及高温、耐磨等力学性能与材料的热、磁、电和光等物理性能,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各种主要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变化规律及相应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材料性能与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或机件失效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掌握材料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相关仪器设备;了解材料性能的控制和改善的措施以及在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材、用材、研制新材料、开发新产品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和纠正学生的行为。

授课目标

1. 掌握材料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系统知识,了解材料性能学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获得正确的结论。

2. 掌握材料性能测试的原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并能创新性地设计实验方案,提出改善或提高材料性能指标的方法或途径;能从材料、使用环境、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利用材料性能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文献研究正确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团队协作获得合理有效解决方案。

3. 能够自主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学习,通过测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习能力。

成绩 要求

1.考核方式:在线课程学习完成度、作业题、单元测验题、讨论题和期末考试。

2. 成绩评定:在线课程学习完成度占30%,作业题占10%,单元测验题占20%,讨论题占10%,期末考试占30%。

3. 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总成绩<85分为合格,85分≤总成绩为优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材料的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低碳钢力—伸长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与工程应力的关系式、弹性模数、塑性变形机理、抗拉强度与缩颈条件、塑性与塑性指标。2. 理解影响弹性模数的因素(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加载条件的负荷持续时间)、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弹性形变本质、弹性比功、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断口特征、真实断裂强度与静力韧度。3. 理解并掌握断裂的类型及机理,掌握断口特征,理解并计算理论断裂强度、格里菲斯公式,了解裂纹扩展方式。 4. 了解葛氏扭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1. 绪论
2.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3. 弹性形变及其性能指标
4. 非理想弹性与内耗
5. 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6. 断裂
第二章 材料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课时目标:1. 理解应力状态软性系数。2. 掌握材料在扭转、弯曲与压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3. 掌握常用四种硬度的试验原理与特点和应用。4. 借助金属材料在不同载荷下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行为,对机件在服役时抵抗拉伸力、压缩力、弯矩和扭矩等力学性能要求,巧妙地引伸到人在社会活动中能力的重要性,并以案例来启示学生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迎接机遇和挑战。
1.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2. 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
3. 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
4. 硬度
第三章 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
课时目标:1. 掌握冲击韧性及其工程意义,理解冲击载荷作用对材料变形的影响规律。2. 掌握低温脆性的概念和韧脆转变温度的评价方法,了解抗脆断设计的基本方法。3. 通过讲解铝合金的低温脆性优势在航天火箭发动机的应用,突显我国的大国重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1. 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
2. 低温脆性
第四章 材料的断裂韧性
课时目标:1. 掌握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及应力场强度因子KI、断裂韧度KIC和断裂K数据、J积分的概念、J积分的能量录表达式。2. 理解裂纹尖端塑性区及KI的修正、裂纹扩展能量释放能GI、断裂韧度和断裂判据、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的概念、弹塑性条件下的(COD)表达式。3. 了解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4. 掌握计算工件的断裂韧度,并对材料的选择、安全性、失效进行分析。 5. 通过讲解断裂韧度在港珠澳大桥设计中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和自主创新精神。
1. 线弹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
2. 弹塑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
3. 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
4. 断裂韧度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 材料的疲劳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变动载荷的基本概念,描述变动载荷的基本参数;掌握疲劳断裂的基本形式,典型疲劳断口的特点,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疲劳断口的特征。2. 了解疲劳破坏的机理,裂纹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裂纹扩展的基本特点,能分析出疲劳条带产生的原因。3. 掌握疲劳抗力指标,了解材料疲劳极限的测量方法、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和提高材料抗疲劳破坏能力的途径。4. 了解我国在材料疲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归国科学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1. 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
2. 疲劳破坏的机理
3. 疲劳抗力指标
4. 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5. 热疲劳
第六章 材料的磨损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磨损的概念、磨损的基本类型、提高材料耐磨性的途径。2. 理解粘着磨损、磨粒磨损与接触疲劳的机理。3. 了解耐磨性测量的基本方法。
1. 磨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2. 磨损过程
3. 耐磨性及其测量方法
4. 提高材料耐磨性的途径
第七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课时目标:1. 了解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特点,材料高温蠕变现象,蠕变断裂机理,影响蠕变的因素。2. 掌握蠕变变形行为,蠕变性能指标。3. 了解材料其他高温力学性能,材料的短时拉伸性能、粘性流动、高温硬度以及高温疲劳性能等概念。
1. 高温蠕变性能
2. 其他高温力学性能
第八章 材料的热学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几种热学性能的概念、表征、机理及影响因素;2. 了解热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3. 了解我国在热学相关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家、爱国和自主创新精神。
1. 热学性能的物理基础
2. 热容
3. 热膨胀
4. 热传导
第九章 材料的磁学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材料磁性的本质和分类,材料铁磁性的物理本质;2. 理解技术磁化的微观机制与过程;3. 了解影响材料磁性能的因素以及磁性能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4. 讲解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上的应用,尤其是我国在该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和自主创新精神。
1. 基本磁学性能
2. 抗磁性与顺磁性
3. 铁磁性与反磁性
第十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电导和超导电性的概念。2. 了解导电机理以其影响因素,掌握导电性的测量和应用。3. 掌握热电效应的概念,了解影响热电势的因素,掌握热电势的测量和应用。4. 掌握热敏效应、光敏效应、压敏效应和磁敏效应的基本概念。5. 掌握介质极化的概念及基本形式,了解介电常数的影响因素。6. 掌握电介质的介质损耗的概念和基本形式以及影响因素。7. 讲解我国超级列车及其超导材料,突显我国该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1. 导电性能
2. 热电性能
3. 半导体导电性的敏感效应
4. 介质极化与介电性能
5. 电介质的介质损耗
6. 绝缘材料的抗电强度
第十一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材料光学的概念和基本应用;掌握线性光学中反射、折射、色散、散射等概念,了解线性光学性能的应用和影响因素。2. 了解常用的线性光学材料;掌握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概念和产生的条件;了解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应用和非线性光学材料。3. 知晓我国在光学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1. 线性光学性能
2. 非线性光学性能
第十二章 材料的压电性能与铁电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压电、铁电材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性能参数。2. 了解材料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因素。3. 掌握铁电和热释电参数的测量及其应用。
1. 压电性能
2. 热释电与铁电性能
3. 铁电材料的电光效应及其应用
4. 影响材料压电性及铁电性的因素
5. 压电与铁电性能的测量
第十三章 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课时目标:1. 掌握材料腐蚀的基本概念。2. 了解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倾向性和应力腐蚀断裂原理。3. 掌握金属腐蚀的速度计算及测试方法。4. 了解我国在材料腐蚀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家、爱国和自主创新精神。
1. 材料腐蚀的基本概念
2.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倾向
3. 金属腐蚀速度及控制
4. 金属腐蚀材料的应力腐蚀断裂
5. 材料的耐腐蚀性及抗腐蚀措施
第十四章 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
课时目标:1.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2.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1.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稳定
2. 老化与稳定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参考资料

1. 王从曾主编,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2版,202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原书第五版》,William F. Smith, Javad Hashemi,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illiam D. Callister Jr., David G. Rethwisch,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4.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刘春廷,马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 付华,张光磊主编,材料性能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版,2019

6. Mary Anne Whit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ird Edition), 2018, CRC Press.

7. 张帆, 郭益平、周伟敏主编,材料性能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4

8. 束德林主编,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第3版,2016

9. 龙毅主编,材料物理性能,中南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邓健秋

邓健秋

教授

姚青荣

姚青荣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